气血津液病症__虚劳中医辩证治疗

虚劳又称虚损,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虚弱症侯的总称。

西医学中多个系统的多种慢性疾病,出现类似虚劳的临床表现时,均可参照本篇内容辨证论治。

症状诊断

(一),气虚

1,肺气虚证,

症状,短气自汗,声音低怯,时寒时热,易于感冒,面白,舌质淡,!!

治疗以益气补肺,肃肺止咳为主!!

2,脾气虚证

症状,饮食业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面色萎黄,大便溏薄,舌质淡,!!

治疗以益气健脾,理气除湿为主!!

3,心气虚证

症状,心悸,气短,活动时加重,自汗,神疲体倦,面色咣白,舌质色淡!!

治疗以益气养心,活血化瘀为主!!

4,肾气虚证

症状,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或尿失禁,带下清稀,易于滑脱,舌质淡!!

治疗以益气固肾,温补肾气,生精补血为主!!

(二),血虚

1,心血虚证

症状,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面色不华,舌质淡!!

治疗以益气生血,养心安神为主!!

2,肝血虚证

症状,头晕目眩,面色不华,胁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肌肉膻动,月经不调或闭经,舌质淡!!

治疗以补血养肝,理气通络为主!!

3,脾血虚证

症状,体倦乏力,纳差食少,心悸气短,健忘失眠,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

治疗以补脾益气,理气醒脾为主!!

(三),阴虚

1,肺阴虚证

症状,干咳,咳血,咽喉干燥,失音,潮热,面色潮红,盗汗,舌质淡,少津!!

治疗以滋养肺阴,清热润燥为主!!

2,心阴虚证,

症状,心悸,失眠,烦躁,口舌生疮,面色潮红盗汗,舌红少津!!

治疗以养阴清热,益气安神为主!!

3,脾胃阴虚证

症状,口干唇燥,不思饮食,大便干结,干呕,呃逆,面色潮红,舌红,少苔!!

治疗以滋阴养液,益胃健脾,降逆止呃为主!!

4,肝阴虚证

症状,眩晕,头痛耳鸣,目干畏光,视物不明,肢体麻木,筋惕肉膶,面色潮红,舌红少津!!

治疗以养血柔肝,滋补肝阴为主!!

5,肾阴虚证

症状,腰膝酸软,两足痿弱,眩晕,耳鸣,遗精,舌红,少津!!

治疗以滋补肾阴,温补肾气,助阳生阴为主!!

(四),阳虚

1,心阳虚证

症状,心悸,自汗,神倦嗜卧,形寒肢冷,心胸憋闷疼痛,面色苍白,舌质淡或紫暗,!!

治疗以温通阳气,活血止痛为主!!

2,脾阳虚证

症状,面色蒌黄,食少,形寒,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泻,肠鸣腹痛,受寒或饮食不慎而加剧,舌质淡,苔白!!

治疗以益气健脾,温中祛寒为主!!

3,肾阳虚证

症状,腰背酸痛,畏寒肢冷,遗精,阳痿,多尿或小便不禁,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面色苍白,舌质胖淡有齿痕!!

治疗以温补肾阳,滋阴补精为主!!

预后及转归

虚劳一般病程较头,多为久病痼疾。其预后及转归,与体质的强弱,脾肾的盛衰,能否解除致病原因,以及是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一般说来,脾肾未衰,元气未败,形气未脱,饮食尚可,能受补益等,为虚劳的顺证表现,其预后较好。

反之,形神衰惫,肉脱骨痿,不思饮食,。。。。。。诸虚并见而又不受补的,为虚劳的逆证表现,预后不良。

早用中医,实施正确的治疗,是本病的出路。2022-07-02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3:40:2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一),气虚 1,肺气虚证,症状,短气自汗,声音低怯,时寒时热,易于感冒,面白,舌质淡,!!治疗以益气补肺,肃肺止咳为主!!2,脾气虚证 症状,饮食业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面色萎黄,大便溏薄,舌质淡,!!治疗以益气健脾,理气除湿为主!!3,心气虚证 症状,心悸,气短,活动...

  • 5. 甘蔗,蔗汁性平味甘,是解热、生津、润燥、滋养的佳品,能助脾和中、消痰镇咳、治噎止呕。可用于治疗口干舌燥、津液不足、大便燥结、高烧烦渴等症状。6. 柿子,有润肺止咳、清热生津、化痰软坚的功效。鲜柿生食,适用于肺痨咳嗽、虚热肺痿、咳嗽痰多、虚劳咯血等症状。红软熟柿,能治疗热病烦渴...

  • 将虚劳归纳为气、血、阴、阳亏虚四类,便于辨证和治疗。 在临床往往错杂互见。一般来说,病程短者,多伤及气血,见气虚、血虚以及气血两虚之证;病程长者,多伤及阴阳,可见阴虚、阳虚以及阴阳两虚之证。 而气血和阴阳的亏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精血津液都属于阴的范围,但血虚与阴虚的区别表现在:血虚主要表现血脉...

  • ”《证治准绳》说:“脾胃者,气血之父也”。脾胃功能强健,可将摄入的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如饮食不节或肝胆之病横犯脾胃,致脾胃功能减弱,精微不足,生化无源,久则出现血虚。血虚则可进一步引起其他脏腑功能失常。(2)饮食不足 人体脏腑靠气血津液滋养,气血津液靠水谷精微来化生。清代喻昌《医门法律...

  • 津液病辨证 各种原因所致水液代谢障碍,或津液耗损证候,均可称之为津液病。津液病变,一般可概括为津液不足和水液停聚两方面。津液不足证,又称津伤证,是指津液受劫所致的病变证候。症状:唇、舌、咽喉、皮肤干燥,肌肉消瘦,口渴,便秘,尿少,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病因病机:多因大汗、...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