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还在敷冰袋?太没效率了,刮这几个穴位可以有效退烧!

现在这个季节,又冷又干燥,很多人一不留神就感冒发烧,一发烧就去医院开药打针。先不说排队挂号费时间,路上遇到个堵车什么的就着急了,去到医院吃了药打了针人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又累又难受。

在家采取物理降温法吧,敷个冰袋擦个身,照顾的人又累又折腾,退烧的速度还特别慢。太没效率了!不如教你三个穴位,在家用刮痧板或是砭石板刮一刮,可以有效退烧。

一、大椎穴

大椎穴是人体上半身的一个重要十字路口,是督脉与六大经脉交汇的中心点,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的中间,有益气壮阳的功能。中医有说“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所以发烧的时候用刮痧板刮拭这个穴位,能够有效退热。

具体的方法:从大椎穴上部5厘米开始往下刮到穴位下方5厘米处,可以将速度加快一点,顺着上往下的方向刮,千万别来回刮。直到出痧或稍微有点发热就可以了。

二、合谷穴

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虎口部位,四指并拢大拇指伸出来,虎口位置会有一个凹陷的地方,就是我们所说的合谷穴。有治疗发热、头痛、目赤肿痛、热病等病症的功效。发烧的时候刮拭这个穴位,也是能够有效退热,缓解发烧的情况。

三、曲池穴

曲池穴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有清热解表、疏通经络的作用。位于我们的手臂肘部,“曲”也就是弯曲的意思,手肘弯曲的时候,在肘横纹外侧中点有一个凹陷像水池的地方就是曲池穴。

具体的方法:也是从上部往手指的方向刮拭,别来回刮,刮到微微发热就行了。

四、大肠经

大肠经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手阳明大肠经,它是一个发热必刮的经脉,也是手臂上阳气最为茂盛的经络。中医里看来,这个经穴主治有关“津”方面的病症,比如口感、眼睛痛、牙齿痛,当气盛有余的时候,经脉所经过的部位发热、肿胀;气虚不足的时候就会发冷。

具体的方法:发烧的时候可以按照三段不同的地方来刮拭,先刮上臂,然后是手肘窝,最后刮下臂和手。每一节都刮拭大概20下,刮到微微发热或是出痧就好。

我们所讲的这几个位置对退烧都有很好的效果,要遵循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刮,大家不妨可以试试,寒冷风大易感冒,养生知识要随身备好。

注: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2022-08-01
mcxzy 阅读 33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1:34:5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家采取物理降温法吧,敷个冰袋擦个身,照顾的人又累又折腾,退烧的速度还特别慢。太没效率了!不如教你三个穴位,在家用刮痧板或是砭石板刮一刮,可以有效退烧。一、大椎穴 大椎穴是人体上半身的一个重要十字路口,是督脉与六大经脉交汇的中心点,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的中间,有益气壮阳的功能。

  • 1. 用冰袋敷身体 会让更多的热聚集在体内无法散出,严重的会导致高热惊厥,体表温度不能代表体内的温度,毛孔的收缩会让热气聚集在体内,导致手脚冰凉。2. 用酒精擦全身 酒精是挥发性的液体,容易引起寒战导致体温再次升高;酒精过敏的风险有皮疹、瘙痒等;酒精能通过皮肤和呼吸道吸收,易引起酒精中毒,...

  • 本身并不是症状。简单来说,发烧是身体抵抗病菌感染的一种防卫过当体现。要尽快找寻导致小宝宝发烧缘故,并非盲目从众的运用退热贴给宝宝退热。小孩发烧一定要用药治疗。小心皮肤过敏运用质量不好的退热贴有可能导致宝宝皮肤过敏。若发现宝宝额头发红,应当立刻取下退热贴,并持续保持一部分清除。若发现宝宝皮...

  • 把脑子“烧坏”的案例基本发生在大脑头皮层没有发育完善的幼龄儿童中。体温高于39.5度以上时幼儿可能会出现惊厥,持续高烧得不到有效的缓解,进一步的可能导致大脑皮层的广泛受损首先,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及时监测体温的变化。初步判断引起发烧的原因,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果体温在38.5以下,精神尚可,可以...

  • 一、发烧一直不退冰敷很有效如果发热期间体温在短时间内保持一定温度,发热中枢介质将被释放或暂时告一段落。这时可以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头发,也可以用冷毛巾擦拭腋窝、脖子、腿窝等血管分布的部位。不仅有助于降温,还有助于防止体温再次升高。因此,体温的异常上升不一定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但热量过高...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