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养生 多揉按这三个穴位?

寒露时节正是深秋,寒冷的冬天也越来越近,古籍《千金要方》中指出从此要注意“勿令下冷无生意,常欲使气在下”,这是因为中医认为足部与全身所有的脏腑经络都有密切关系,寒露过后,对下肢尤其足部的保暖非常重要,此外还可以经常按摩几个位于足部的穴位,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

太溪穴太溪穴在内踝骨向后凹陷的位置,为肾经原穴,能滋阴降火,又能培阳补肾。而且,它阴阳都能调,可谓补肾的一个要穴。无论是肾阳虚导致的怕冷、四肢冰凉、头晕、胆小、易受惊吓,还是肾阴虚导致的慢性咽炎、心烦、失眠、牙痛等都能通过太溪穴来治疗。
所以如果肾虚了,在分不清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不知道该吃什么药的情况下,按摩这个穴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太冲穴太冲穴的位置,在脚背上的大脚趾和第二个脚趾中间的缝隙里,为肝经的原穴,能疏肝解郁、调和气血。像青光眼、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来调治。
如果这个穴位按上去特别的疼,是老人家的话,往往说明他的血压不正常,经常按揉可以降压;如果是年轻的女性,一般反映她肝火比较大,爱发脾气或者月经不调,经常按揉这个穴位可以祛肝火、调月经。
太白穴太白穴位在脚内侧,大脚趾骨鼓起来的关节后下方凹陷处,为脾经的原穴,能健脾化湿、理气和胃。像老人家因脾胃功能下降导致的消化不良、胃痛、腹胀、拉肚子,便秘等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来改善。
脾经是少气多血的经络,血有余而气不足,所以它经常出现气虚的症状。像脸色发黄、乏力犯懒、没有精神、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食欲不振等就属于这种情况。经常按揉这个穴位就能很好地改善脾经经气不足的症状。
太溪、太冲、太白,均在足上,是肝、脾、肾这三条经络上的重要大穴。寒露过后,别忘了常常按摩这几个穴位,相当于给自己做一次足疗,也等于给全身、给内脏做了保养,当然揉按穴位前应先向专业中医师咨询是否可行,或请专业人士进行操作。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2023-02-02
mcxzy 阅读 25 次 更新于 2025-04-08 16:13:1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热水泡脚除了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降低肌张力。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后,可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和或消除一天的疲劳。

  • 一听这个穴位名字就知道,非常重要啊!其实还有肾俞穴。从名字也知道和肾相关了。没错,从这两个穴位进入的寒湿气,影响的就是我们腰部,肾相关的病症。比如腰酸背痛、腰膝酸软、各种肾虚、肾功能下降等。其实,女 漂亮,露出小蛮腰,漂亮了但腰可就凉飕飕了!有个“大”字,就说明在整个脊椎这块也是...

  • 2、山楂。“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寒露山楂红,山楂含钙量在秋季水果中最高,每百克果肉中含钙52毫克。孕妇和儿童对钙的需求大,这两类人群不妨在饭后吃点山楂。3、蜜桃。寒露蜜桃属北方晚熟桃品种,成熟期在寒露前后,故名“寒露蜜桃”。桃子味甘而性温,过多食用容易上火,严重的还会身上起疮...

  • 第三个穴位是膻中穴,它是任脉的要穴,能够帮助疏通心包经,有除心烦、止心悸的作用, *** 膻中穴也是夏季清心火很有效的穴位, *** 时间和次数同前两个穴位。秋季饮食养生方法 秋季旧病易发调和阴阳宜养津重在润肺 秋天从立秋开始,历经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等诸节气,其中的秋分为季节...

  • 【梁丘穴】: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的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两寸处。用指揉法,指端垂直点按揉动,这个穴位点按力度宜重,按揉3~5分钟。【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在小腿外侧近膝盖的位置有个比较突出的骨头叫腓骨小头,在它前下方的凹陷处就是阳陵泉,指端点按,以有酸胀感为佳,每次...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