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医药——生地黄


【 功效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 应用 】 1、温病热入营血。 本品性寒入血,善清营血分之热邪,为清热凉血要药。用治温热病热入营分,多配玄参、麦冬、黄连等,如清营汤;用治邪入血分,常配伍牡丹皮、赤芍等,如犀角地黄汤;用治气血两燔,可与石膏、知母等清热泻火药同用。
2、血热出血症。 本品性寒,能清热凉血而止血,凡吐血、衄血、咳血、血痢、便血、血淋、崩漏等属血分热炽,迫血妄行者均宜用之。用治血热吐衄,常与鲜荷花、侧柏叶等同用,如四生丸;用治便血,常与地榆同用,如两地丹;用治血淋、尿血,配伍小蓟、蒲黄等,如小蓟饮子;用治血热崩漏或产后下血不止,心神烦乱者,可与益母草同用。
3、阴虚内热症。 本品入肾,苦寒泄热,甘寒养阴。用治温病后期,阴液损伤,余热未尽之夜热早凉、舌红脉细数者,常配伍青蒿、鳖甲等,如青蒿鳖甲汤。
4、口渴,消渴,肠燥便秘。 本品甘寒质润,长于清热养阴生津。用治热病伤津之烦渴多饮,配伍麦冬、沙参、玉竹等,如益胃汤;用治阴虚消渴,配伍山药、山茱萸等,如滋膵饮;用治肠燥便秘,与玄参、麦冬同用,如增液汤。
【 用法用量 】煎服,9~15g,鲜品用量加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
2022-07-07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5:59: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 应用 】 1、温病热入营血。 本品性寒入血,善清营血分之热邪,为清热凉血要药。用治温热病热入营分,多配玄参、麦冬、黄连等,如清营汤;用治邪入血分,常配伍牡丹皮、赤芍等,如犀角地黄汤;用治气血两燔,可与石膏、知母等清热泻火药同用。2、血热出血症。 本品性寒,能清热凉血而止...

  • 地黄能够平衡人体产生的及所需的津液,维持身体的正常运作,对于治疗因肠燥引起的便秘有显著效果。肠燥会导致胃部失去蠕动能力,地黄能有效缓解这一症状。地黄还有止血的作用,煎服或食用地黄能达到止血的效果。对于阴虚、血虚、肾虚的人群,地黄的汁液熬制后服用,能明显缓解症状。地黄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广泛...

  • 腌制:将切好的生地黄片放入干净的玻璃瓶或陶瓷罐中,加入适量的食盐(约生地黄重量的10%),然后倒入适量的白酒或白醋(约生地黄重量的20%),使生地黄充分浸泡在酒或醋中。密封保存:将装有生地黄的玻璃瓶或陶瓷罐密封好,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每天摇晃瓶子或罐子,使生地黄与盐、...

  • 坏处。生地毕竟属于一种药材,千万不要多喝以及长期服用。过量的服用很容易导致物极必反的情况出现。虽然生地服用之后可以保健身体健康,但如果天天吃容易导致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中医方面认为,生地性寒,所以大量并且长期的服用,很容易导致身体寒性加重,出现拉肚子、胃痛还有消化不良等情况。如果是将生地泡水...

  • 1. 细生地与生地黄是同一种植物的不同称谓,它们在传统医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2. 生地黄,也被称为野地黄或山烟根,被认为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止渴的功效。3. 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生地黄中的有效成分,如环烯醚萜苷类物质、生地黄多糖和生地黄寡糖,对人体各个系统都有积极影响。4. 生地黄中的苯...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