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中医针灸方甩痛经

8种中医针灸 你彻底摆脱痛经 发布:2011-08-28 14:15:03|来源:大众养生网|责编:来源网络 女人经期期间,会有小腹及腹部的疼痛,伴随着血色苍白,手足发冷,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痛经。中医认为这是
女人经期期间,会有小腹及腹部的疼痛,伴随着血色苍白,手足发冷,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痛经。中医认为这是由于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气血不畅等所致。中医针灸在治疗痛经方面有很好的疗效。
艾条灸:用点燃的艾条在患者的腹部、腰骶部及小腿内侧等部位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受到艾条热度向皮肤深处灌注或出现灸感感传时,疼痛可逐渐缓解。每次每穴艾条灸2~3分钟,每次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附子饼灸:将附子研细,制为饼状,放置于患者疼痛部位,如腹部、腰骶部等,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附子饼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隔盐灸:将食盐适量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食盐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结束。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隔姜灸:将生姜切片,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天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来潮、疼痛消失为止。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隔盐隔姜灸:将食盐适量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而后将姜片放置于食盐上,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结束。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2024-06-03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12 17:39: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隔姜灸:将生姜切片,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天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来潮、疼痛消失为止。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隔盐隔姜灸:将食盐适量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而后将姜片放置于食盐上,...

  • 隔姜灸:将生姜切片,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天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来潮、疼痛消失为止。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隔盐隔姜灸:将食盐适量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而后将姜片放置于食盐上...

  • 针灸治疗痛经的方法具体为:选取任脉及足太阴经腧穴为主要穴位,包括关元、中极、三阴交、地机、十七椎等。如果伴有经色紫红或夹有血块,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或者胀痛明显,可加太冲穴;如果腹痛拒按,热刺激后疼痛减轻,经血量少,可加归来穴;如果腹痛绵绵不休,喜揉喜按,量少,精神萎靡,乏力,可加肾...

  • 痛经和闭经的针灸治疗方法如下:痛经的针灸治疗: 实证:治法为行气散寒,通经止痛。主穴选择三阴交、中级、次髎。根据具体症状,可配以归来、地机,太冲,天枢、气海,阳陵泉、光明,内关。操作采用毫针泻法,寒邪甚者可用艾灸。 虚证:治法为调补气血,温养冲任。主穴选择三阴交、足三里、气海。根据具体...

  • 中医针灸疗法对于痛经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可以选用气海、三阴交、太溪、血海、归来、肾俞、足三里等穴位来治疗,特别是合谷穴、太冲穴,对于痛经的治疗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临床特别推荐选用如下几个穴位来进行治疗:1、八髎穴,中医认为八髎穴对人体发生的各种泌尿生殖系统有治疗作用,特别是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