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部有什么穴位

涌泉穴太溪穴足临泣高血压点 大敦穴申脉穴行间穴第二厉兑 太冲穴丘墟穴里内庭第三厉兑 太白穴昆仑穴下痢穴阿基里斯腱涌泉穴位置:足底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界处。主治:开窍醒神,宁心安神。适用于头目昏花、失眠、头项痛、足心热、中风、下肢瘫痪、目涩咽干等病症。感觉:局部按压胀痛明显,有时可向下肢发散。厉兑穴位置:在第二趾外侧端,距趾甲角0.1寸。主治:常用于面肿、口喎、牙痛、鼻衄、鼻流黄涕、胸腹胀满、多梦等病症的治疗与保健。昆仑穴位置:在外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平外踝高点取穴。主治:常用于腰骶部疼痛、足跟肿痛、头痛、头项强痛、落枕、坐骨神经痛及目眩等病症的治疗与保健。申脉穴位置:在外踝正下方凹陷中,详见上面穴解。主治:常用于头痛、失眠及腰腿痛的治疗与保健。太溪穴位置:在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主治:常用于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不利、咽喉肿痛、牙痛、耳鸣、耳聋、失眠、咳嗽、气短、腰痛、足跟痛等疾病的治疗与保健。2014-08-03
人体足部有哪些穴位?
2019-05-29
脚部穴位有很多,有位于足阳明胃经的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等穴,主要治疗前头、口齿、咽喉、胃肠、神志、发热病。有商丘、太冲、行间、大敦、公孙、太白、大都、隐白、太溪、大钟、水泉、照海、然谷等穴,可以治疗脾胃、经带病,还可以治疗肝病、前阴病、肾病、肺病、咽喉病。有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等穴,治疗侧头、眼、耳、胁肋、发热病。【摘要】
脚部哪个穴位排毒【提问】
脚部穴位有很多,有位于足阳明胃经的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等穴,主要治疗前头、口齿、咽喉、胃肠、神志、发热病。有商丘、太冲、行间、大敦、公孙、太白、大都、隐白、太溪、大钟、水泉、照海、然谷等穴,可以治疗脾胃、经带病,还可以治疗肝病、前阴病、肾病、肺病、咽喉病。有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等穴,治疗侧头、眼、耳、胁肋、发热病。【回答】
足底那个部位是排毒【提问】
请回答【提问】
在中医看来,按摩手法是最有效的排毒方法。涌泉穴在我们足底的前1/3处,是人体中最低的穴位。经常按摩,排毒效果非常明显。不过要注意的是,再按摩的时候自己要把握好手法,不要用太大力,坚持五分钟【回答】
有具体点吗【提问】
涌泉穴【回答】
还不具体,还要怎么具体?【回答】
正阳穴也是吗【提问】
没有这个穴位【回答】
至阳穴是人体督脉的穴位,在背部第七胸椎的棘突下方,也就是稍微低头最凸起的地方就是大椎穴,是7胸椎的棘突正中线位置上的凹陷就是至阳穴【回答】
足底走路刺痛,有淤色也可用按永泉穴来排吗【提问】
暂时减少活动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受凉不良姿势过久比如久坐久站爬山爬楼梯走路过多,不要穿高跟鞋,热敷外用药物膏药不过敏也可以疼痛严重不缓解需要去正规医院康复训练理疗口服非甾体类镇痛药,检查一下磁共振【回答】
通过你对情况的描述,结果临床分析,像你这种情况是由于长时间走路而导致的软组织损伤。
意见建议:像这种情况下,尽量用热水捂捂多泡泡,差不多要一周以后才会好。还有这几天,尽量穿质地较软的鞋子【回答】
好好的谢谢【提问】
客气了【回答】2022-02-27
找到甲状腺、心、肝、脾、肺、肾几个大的反射区。充分地刺激这几大脏器的反射区,能帮助人们平衡内分泌系统,促进血液循环;
使用带有凸起的脚步按摩设备,赤足或穿薄袜,将脚部摩棒置于平地上。坐在能使大小腿呈90°的椅子上,脚掌中部踩在脚部按摩棒上,直接作用于脚底,来回滚动,以刺激心、肝、脾、肺、肾几个大的反射区。左右脚各5分钟为一组,每天3至5组;
或让他人用手指以中等力度直接作用于甲状腺穴位(下图所示位置),来回揉搓,至双耳微红为宜。(大约20分钟);
大墩穴、公孙穴,主要是能达到安神解躁、促进新陈代谢的功效。按摩时,作用于两穴位(下图所示),画圆轻柔10分钟即可;
心、肝、脾、肺、肾几个大的反射区(见脚部穴位图),不用很准确地作用于穴位。可以使用牛角、砭石之类的适合按摩的棒子搓揉,或在小石子路上行走20分钟左右,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2014-08-03
2020-02-08
mcxzy 阅读 28 次 更新于 2025-04-12 10:32:3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涌泉穴位于足底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的交界处,主要功效包括开窍醒神和宁心安神。适用于头目昏花、失眠、头项痛、足心热、中风、下肢瘫痪、目涩咽干等症状。在按压时,患者会感到局部有明显的胀痛感,有时这种感觉还会向腿部扩散。厉兑穴位于第二趾外侧端,距趾甲角0.1寸的位置。它常用于治疗面肿...

  • 取穴方法:仰卧或正坐时,申脉穴位于足外侧部位,脚外踝中央下端一厘米凹处。主治病症:增进耐性、怕冷症(怯寒症)等。申脉穴是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7. 丘墟穴 取穴方法:仰卧时,丘墟穴位于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衫桐的外侧凹陷处。主治症状:可以使头脑清晰、情绪稳定,能承受不...

  • 脚底的主要穴位只有一个,那就是涌泉穴。然而,脚背的穴位则相当丰富,包括然谷、照海、隐白、太白、公孙、大敦、行间、太冲、中封、历兑、内庭、陷谷、冲阳、解溪、足窍阴、侠溪、地五会、足临泣、丘虚、至阴、通谷、束骨、京骨、金门、申脉、仆参等。通常,脚部按摩主要集中在脚底,正如俗语所说,...

  • 太溪穴是中医足疗的重要穴位之一,主要功效在于补肾。该穴位位于足内侧,处于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作为肾经的原穴,每日仅需20分钟左右的按摩时间,即可显著提升生命活力,使气血更加活跃,让人整体感觉轻松愉悦。另一不得不提的穴位是照海穴,它主要用于缓解咽喉干燥等症状。照海穴同样位于足...

  • 中冲穴位于手拇指尖端,此穴位主要用于治疗手指麻木、疼痛及关节疼痛等问题,通过针灸可以促进局部气血运行,缓解症状。公孙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二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此穴位主要调节心脾两脏功能,有助于改善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同时对脚部疾病也有一定疗效。针灸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