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穴的基本规律

针灸配穴的基本规律有:①循经取穴。根据经脉循行、腧穴分布及其主治作用,选取相应腧穴加以组合应用。②经验取穴。根据临床经验,选择专病(症)的有效腧穴加以组合应用。其中包括对某病症有显效的经穴、奇穴,以及“以痛为腧”的阿是穴。③按时取穴。根据针灸的时间,以经脉气血流注为指导原则, 选择相应腧穴加以组合应用。其中,子午流注以十二经脉的五腧穴和原穴为取穴范围;灵龟八法和飞腾八法,则以八脉交经八穴为取穴范围。腧穴选取主要是根据经络脏腑辨证和临床实践选用针对病证治疗需要的相应腧穴的具体方法, 又称选穴法。包括:①近部取穴。根据病变所在,选择其局部或邻近部位的腧穴进行针灸治疗。②远部取穴。根据经络循行及其同脏腑的络属关系,选用远端腧穴进行针灸,包括本经选穴和异经选择两种。③对症选穴。选取针对主症有效的腧穴进行针灸治疗。腧穴配伍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腧穴按一定规律和治疗要求进行配伍组合。又称配穴法。腧穴配伍主要有6种方法:①前后配穴法。胸腹(前部)腧穴与背腰(后部)腧穴的配伍的方法。②上下配穴法。人体上部(上肢和腰以上)与下部(下肢和腰以下)的腧穴配伍组合的方法。③左右配穴法。根据经脉循行交叉的特点 , 将人体左右侧腧穴配伍的方法。④表里配穴法。根据腑与脏存在着表里对应关系,将阴经与阳经的相应腧穴配伍的方法。⑤远近配穴法。根据病变部位与经络相通的特点,将距离病位较近和较远的腧穴配伍组合的方法。⑥子母补泻配穴法。根据五腧穴与五行相配的关系,以五行生克理论为原则,在五腧穴范围内,将选穴与补泻结合起来的配伍的方法。

2016-06-02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1:21:3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2、肩髃、曲池:肩髃穴舒通经络,曲池穴走而不守,宣气行血,搜风逐邪。适合调理肺气,舒畅调和,治疗经络客邪、气血阻滞之病。3、合谷、太冲:合谷、太冲为原穴,合谷属阳主气,太冲属阴主血。此两穴可开关节以搜风理痹,行气血以通经化瘀。配丰隆、阳陵泉以治癫狂;配百会、神门以镇静安神;配...

  • 依据经络原理,如内外、表里、上下取穴;辨证施治,如按症候选择穴点。配穴艺术:本经配、表里配、上下配,如内关配公孙,胃病选内关足三里。五输穴的智慧:井穴急救,荥穴泄热,输穴止痛,经穴调外,合穴疗腑,五行相生相克,精准对应脏腑功能。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尺泽-复溜,肺肾同调,治疗慢性呼吸病。

  • 主要有纳甲法、纳子法和养子时刻法。纳子法以24分钟为取穴周期,每日选取六十六个穴位,体现了十二经脉气血在不同时刻的盛衰变化。子午流注强调时间变化对经脉影响,即根据一天中不同的时辰选取相应的井、荥、输、经、合等特定穴位进行针灸。子午流注纳子法是根据时辰的地支属性选取经脉穴位,每日遍历十二...

  • 在气血流经本经的时辰,本经气血虚弱时,取母穴用补法;若为实证,则取子穴以泻之。气血按照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顺序,依次流注于十二经脉,每个时辰对应不同的经络。例如,寅时肺经流注,卯时大肠等。这种流注规律可以用歌诀记忆,具体时辰与经脉的对应关系见气血流注十二经时辰表。在实际操作中...

  • 涌泉穴能够清心安神,三阴交穴则有助于调理气血,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而神门穴则直接针对心经,帮助安神定志,改善失眠症状。此外,针灸治疗失眠时,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些配穴。例如,对于心脾两虚型失眠,可以配合使用心俞穴和脾俞穴;对于肝郁化火型失眠,则可以配合使用太冲穴和行间穴。这些...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