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病候的概念简述

十二经脉病候( syndromes of twelve meridians ),手太阴、手少阴、手厥阴、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手阳明、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足太阳、足少阳十二条经脉及其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发生异常时出现的证候。十二经外络于肢节,内属于腑脏,故经络病变,可以影响所属络的内脏,内脏有病也可影响其有关经络,或表现为局部的外经病候,或表现为内脏病候,二者往往同时兼见。十二经脉的病候,详载于《灵枢·经脉》篇中,分为“是动病”和“所生病”二个部分。有关“是动”、“所生病”的意义,在上篇《有关十二经脉病候中“是动、所生病”的探讨》中已详细讨论。其中所载的各项具体病症及其发病原理,目前各论述经络的专文或专著很少谈论,致使学者多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2016-06-02
mcxzy 阅读 24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2:39: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中医理论中,十二经脉病候是指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以及足少阳胆经等十二条经脉,它们各自关联着不同的脏腑,当这些经脉及其对应的脏腑生理功能出现异常时,就会表现出特定的...

  • 十二经脉病候( syndromes of twelve meridians ),手太阴、手少阴、手厥阴、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手阳明、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足太阳、足少阳十二条经脉及其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发生异常时出现的证候。十二经外络于肢节,内属于腑脏,故经络病变,可以影响所属络的内脏,内脏有病也可影响其有...

  • 心包经病候:手心发热、手臂肘部拘挛,腋下肿胀,胸胁满闷,面部潮红,主脉络病变,情绪烦躁、心痛和掌热。三焦经病候:耳聋、头晕、喉咙痛,肩部、肘部和手臂外侧疼痛,小指次指功能障碍,主气机不畅。胆经病候:口苦、叹息、心胁痛,身体无力,足部外侧发热,主骨病,头痛、颌痛、关节痛,小指次指功能受...

  • 十二经脉的病候涉及多种症状:手太阴肺经病候包括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咳血、伤风、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部及手臂内侧前缘痛、肩背部寒冷、疼痛等。手阳明大肠经病候包括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咽喉肿痛、齿痛、鼻流清涕或出血、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肿或寒冷等。足阳明胃经病候包括肠鸣...

  • 经络的虚证,多为经气虚陷,气血不足而成。其原因有:由某一脏腑和经脉本身的元气不足,阳气虚陷而致;也可因全身性的气血不足,阳气虚弱而引起。经络的虚实病理变化,如为单纯的经络病,在实证时沿经脉所过处会出现肿或痛的症状,就是所谓“血伤为肿”、“气伤为痛”;如果邪壅化热,...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