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中的补和泻是什么意思?

补泄是针灸治疗的一种手法。

1.补泻手法的定义 所谓补法指能激发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正常的针刺手法;所谓泻法是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针刺手法。
2.传统的补泻手法
(1)提插补泻: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者为补。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者为泻。
(2)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也有左转为补,右转为泻之说。
(3)徐疾补泻:慢进针,少捻转,快速出针者为补;快进针,多捻转,慢慢出针者为泻。
(4)开阖补泻:出针后迅速揉按针孔为补,出针时摇大针孔,不按针孔为泻。
(5)迎随补泻:针尖顺着经脉循行方向刺人者为补,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方向刺入者为泻。
(6)呼吸补泻: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2013-07-20
补泄是针灸治疗的一种手法。

1.补泻手法的定义 所谓补法指能激发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正常的针刺手法;所谓泻法是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针刺手法。
2.传统的补泻手法
(1)提插补泻: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者为补。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者为泻。
(2)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也有左转为补,右转为泻之说。
(3)徐疾补泻:慢进针,少捻转,快速出针者为补;快进针,多捻转,慢慢出针者为泻。
(4)开阖补泻:出针后迅速揉按针孔为补,出针时摇大针孔,不按针孔为泻。
(5)迎随补泻:针尖顺着经脉循行方向刺人者为补,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方向刺入者为泻。
(6)呼吸补泻: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2019-07-24
补法可以促进血脉运行,滋润经脉,用法轻柔,得气后疾去针。
泻法可以泻除堵塞的垃圾,促进经脉畅通,用法动作较大,得气后摇大针孔而出邪气。2013-07-20
行针时一般顺时针捻是补逆时针捻是泄…2013-07-20
我的一个学员回答的大道至简;就如同人体是个水库,蓄水是补,泄洪是泄。你要找我来学。多和学员交流,一定大有长进。2018-11-07
mcxzy 阅读 36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1:49: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针灸的补泄手法是中医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调整人体的气血平衡。其中,顺经转针被认为是补法,逆经转针则被认为是泻法。这是因为在顺经方向上,针的移动能够帮助气血流通,从而达到补益的效果;而逆经方向则会阻碍气血的正常流动,因此被视为泻法。此外,子穴通常用于泻法,母穴则用于补法。这...

  • 补泄是针灸治疗中用于调节人体气血的一种手法。补法是指通过针刺激发人体正气,使其低下的功能得到恢复和提升;而泻法则通过针刺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传统的补泻手法多种多样,其中最为常见的有提插补泻、捻转补泻、徐疾补泻、开阖补泻、迎随补泻和呼吸补泻等。提插补泻,针下得气后,先浅...

  • 针灸手法中的补泻、烧山火与透天凉具体解释如下:补法: 定义:补法是针灸中的一种手法,旨在激发人体正气,恢复机能活力。 适用对象:主要适用于机能虚弱的患者。 操作方式:通过特定的针刺手法,如疾徐补泻中的进针慢退针快,或在呼吸补泻中呼气时进针等,来达到补益的效果。 常用穴位:如足三里、气海...

  • 在针灸治疗中,泻法和补法是两种重要的操作技巧,它们的作用机制和操作方法各不相同。泻法通常用于治疗虚证,比如气血不足、精神疲惫等,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针灸刺激,促进气血的流通,达到调和阴阳、增强体质的目的。而补法则主要用于治疗实证,如风湿痹痛、肌肉酸痛等,通过针灸刺激,可以起到扶正祛邪、强身健...

  • 泻法,指的是通过针刺来疏泄病邪,使功能恢复正常,适用于邪盛状态。例如,少商、十宣等穴位具有泻邪作用,而足三里等穴位则具有补虚强壮的效果。捻转补泻是常见的单式补泻手法之一。在补法中,针刺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而在泻法中,捻转角度大,用力重。提插补泻涉及针刺的深度变化。补法中,...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