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捻转平补平泻法具体应该怎么操作?提插和捻转要同时进行,还是有先后次序?

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提插补泻:针下得气后,将针反复重插轻提为补,重提轻插为泻。即将针体由浅层向深层下插时,用力要大,速度要快,将针体从深层向浅层上提时,用力要小,速度要慢,此为补法;反之,将针体由深层向浅层上提时,用力大、速度快,而针体由浅层向深层下插时,用力小,速度慢者为泻。
平补平泻: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后即可出针。提插和捻转可以同时进行。2012-07-16
针灸参考资料:

2012-07-16
你百度找下应该有详细的注解2012-07-16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7 17:15:0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平补平泻即导气法,针刺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然后出针。复式补泻手法包括烧山火与透天凉。烧山火适用于治疗冷痹顽痹、虚寒性疾病,操作时针刺深度分三段,得气后分别进行捻转补法,反复操作三次。透天凉则适用于热痹、急性痈肿等实热性疾病,操作时针刺深度同样分三段,得气后进行捻转泻法,反复操作...

  • 得气后仍捻半圈在地部留针20-30分钟,出针时也要缓慢平和地将针渐渐退出。

  • 平补平泻即导气法,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后即可出针。复式补泻手法主要有烧山火和透天凉两种。烧山火手法中,将针刺入应刺深度上1/3(天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再待针刺入中1/3(入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然后将针刺入下1/3(地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如此反复操作3次,即将针...

  • 补法旨在提升人体正气,恢复虚弱的功能,常用捻转角度小、提插幅度小、频率慢等手法。泻法则针对实证,需重插轻提,幅度大、频率快。在特定情况下,若虚实不明显或兼有,可采用平补平泻法。烧天火和透心凉是两种特殊的补泻方法,因操作复杂,临床应用较少。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患者昏迷无法配合治疗时...

  • 在针刺手法中,有一种被称为单式手法,它在进针并感受到气感后,采用均匀的提插和捻转,然后即可出针。这种手法属于补泻法的一种分类,不同于大补大泻,其特点在于手法相对较轻,刺激量较小,通常被定义为平补平泻。平补平泻指的是在针灸治疗中,当患者的阴阳状态不平衡时,通过中等强度的捻转和...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