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精津液在中医中有怎样的说法?

气血精津液学说是关于人体生命物质的产生、分布、形态、运行及其机能等的中医生理学说。这一学说发端于春秋,形成于战国。集中地体现在《内经》一书中。
《内经》把人体内的一切精微物质统称为“气”。进而又把“气”区分为性质各异的六种。分别称之为“精”(狭义)、“津”、“液”"、“血”、“脉”。据《内经》有关内容可知:狭义的“精”是指主殖之精,即肾精:《内经》认为肾精是由五脏六腑之精气汇集而成,当人发育到一定的阶段,肾精满溢,两性交合,便可妊育新生命,故精是生成新的生命体的基始物质,所谓“人始生,先成精。”(《灵枢经•经脉》卷三)。狭义的“气”是指由上焦宣发出来,呈雾露状的、对人体有充养作用的水谷精微物质。《内经》认为,“气”在人体中是无休止的运行着。《灵枢•脉度》所云:“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灵枢经》卷四)。气的流行不已,才能对身体各组织器官发挥滋润濡养作用。
《内经》确立了气血精津液学说的基本理论,一直为后世医家所遵循。
饮食进入人体,经过胃纳脾运的消化吸收后,转变成水谷精微,水谷精微进一步化生为气、血、精、津、液等营养物质,对人体进行滋养,使生命活动得以延续,所以气血精津液是发挥营养作用的基本物质。
2020-01-01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8:33: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气血精津液学说是关于人体生命物质的产生、分布、形态、运行及其机能等的中医生理学说。这一学说发端于春秋,形成于战国。集中地体现在《内经》一书中。《内经》把人体内的一切精微物质统称为“气”。进而又把“气”区分为性质各异的六种。分别称之为“精”(狭义)、“津”、“液”"、“血”、“脉...

  • 1、填精填精补髓用于肾精亏虚,此精指的是具有生殖、濡养、化气、生血、养神等功能的一般意义的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水谷之精。精之病多以亏虚为主,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功能低下或不能生育,及气血神的生化不足等,可以补髓填精之法治之。2、固精固精之法用于滑精、遗精、早泄,甚至...

  • 1. 津液的定义及其在中医学中的解读:在中医学中,"津液"是指人体内所有正常的水液,包括内脏和官窍分泌的液体。这些液体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与精气、气血等概念密切相关。2. 津液的分类与差异:中医学将津液分为"津"与"液"两种,它们在性质、分布和功能上有所区别。"津"较清稀,流动...

  • 津液是中医学术语,指的是人体内的所有正常水液,包括内脏和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分泌物。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与精气、气血有着密切的关系。2. 津液的分类与区别 在中医学中,津和液是津液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在性状、分布和功能上有所不同。津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主要布散...

  • 1. 金:在中医理论中,金是五行之一,象征着秋季和西方,具有收敛、肃杀的特性。它与肺脏相对应,肺脏主宰呼吸,负责将精气输送到全身。2. 精:精在中医里指的是人体的精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包括了体内的所有营养物质,是人体生理功能正常运行的基础。3. 经:经指的是经脉,是...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