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中药方剂,有效治疗各种外感咳嗽

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但一般痰和咳同时出现,难以分开,所以统称为咳嗽。咳嗽由外感或内伤两个病因所致。外感咳嗽因六淫邪气侵袭肺脏,常表现风寒、风热、风燥证,属实邪。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头痛等。内伤咳嗽因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可以是肺自身病变,也可以是其他脏腑病变伤及到肺;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病理性质多为虚实夹杂,肺自身病变的患者,常因肺疾病迁延不愈,阴伤气耗。

这里主要讲外感咳嗽:

对于风寒袭肺证,主要表现为咳嗽声比较重,痰液、鼻涕呈稀薄白色,常伴鼻塞,舌苔薄白,有的可以出现恶寒发热,无汗等。应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常用三拗汤合止嗽散。

三拗汤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不炙)组成。具有宣肺,平喘,止咳之功效。用于外感风寒,鼻塞声重,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多痰,胸满气短,舌淡,苔薄白,脉浮紧的治疗。临床报道,也可用于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毛细支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普利类降压药引起咳嗽、慢性咽炎的治疗。

止嗽散出自清·《医学心悟》,由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7味中药组成。现代研究表明,对喉源性咳嗽、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咳嗽、甲型季节性流感病毒性支气管炎、肺系感染、鼻后滴漏综合征也有作用。

对于风热犯肺证,主要表现为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伴喉燥咽痛,痰液、鼻涕黏稠色黄,舌苔薄黄,咳的时出汗,有的可出现怕吹风,发热。应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常用桑菊饮加减。

桑菊饮出自《温病条辨》,由桑叶、 菊花、杏仁、桔梗、甘草、薄荷、连翘、苇根组成。具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效。用于治疗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现代应用研究表明,也可用于治疗感冒、急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扁桃体炎证。

对于风燥伤肺证。主要表现干咳,声音连续,呛咳,口干,喉痒,咽干,咽痛,唇鼻见干燥,无痰或少痰,而且不易咯出,有的痰中带血丝,舌干红,苔薄黄。应疏风清肺,润燥止咳。常用桑杏汤加减。

桑杏汤出自清·吴瑭《温病条辨》,由桑叶、杏仁、沙参、象贝、香豉、栀皮、梨皮组成。具有轻宣温燥,润肺止咳之功效。用于治疗发热头痛,咽干口渴,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舌红,苔薄白而燥。桑叶辛凉解表,杏仁宣利肺气以止咳,同为君药;豆豉轻宣透表,沙参、梨皮甘寒润肺生津,共为臣药。栀子皮清泄肺热,浙贝母化痰止咳,共为佐药。2022-06-02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3:33:3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麻黄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发热无汗、咳嗽等症状。其配方简单,主要由麻黄、桂枝、杏仁、桔梗这四种药材组成。麻黄具有发汗解表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发热无汗等症状。桂枝则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可以帮助发汗解表,温通经络。杏仁主要用于止咳平喘,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 1.1、荆防败毒散 【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各30克、甘草15克。【功用】发散风寒,解表祛湿:用于“流感”、感冒等病证初起,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浮数者。本方亦可用于痢疾、疮痈初起而有表寒证者。1.2、杏苏散 ...

  • 4. 对于寒湿郁热者,九味羌活汤(如羌活、防风、细辛、白芷、苍术、川芎、黄芩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5. 对于风热感冒,症状包括发热较重(可能超过38.5°)、轻度怕冷、口渴、咽喉干痛和咳嗽等。银翘散(如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芥穗、知镇淡豆豉、牛蒡子)是常用的治疗方剂。...

  • 经典的方剂是银翘散,出自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由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桔梗、牛蒡子、甘草、淡竹叶、芦根组成,尤其适用于咽喉肿痛症状明显的患者。另外,桑菊饮也适宜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同样出自于《温病条辨》,由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芦根组成,具有疏风清热、...

  • 胃肠型感冒夹湿者可以选用藿香正气散(药如藿香、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厚朴、姜汁炙,苦桔梗、炙甘草、大腹皮、陈皮)治疗;而对于老年人、小孩虚体感冒,往往可以出现气虚的症状,此时可以选用益气解表的方法治疗,代表处方如人参败毒散(药如人参、甘草、茯苓、川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