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宫寒,艾灸最拿手

宫寒是指的因体内阳气不足,使子宫及其相关功能呈一种低下的状态。如果子宫温暖,体内气血运行通畅,按时盈亏,就会经期如常。如果子宫受寒邪困扰,血气遇寒就会凝结,易导致痛经、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宫颈炎、 炎等发作或者复发,也是导致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在中医上讲,宫寒是阳气虚的表现。阳虚体质的人除了手脚冰凉外,腹部、腰部、屁股也都是冰凉的,更有甚者小腹冷痛,月经量少,色黯,中医称之为“宫寒”。

如今,很多女性因宫寒而导致不孕,这对这个问题,其实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有了应对之策,那就是艾灸。所谓艾灸,就是通过烟熏火灼把艾草的药力通过穴位经络带到人体的病痛之处,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具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暖子宫、止血安胎等功效。《医学入门.针灸》中提到:“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艾灸在温阳、补阳、助阳、回阳等方面独到的作用,治疗妇女宫寒不孕、月经不调等方面也有独特的疗效。

那么,如何使用艾灸调理宫寒呢,今天灸哥就给大家讲一讲。艾灸调理宫寒需要对症以下五个穴位:命门穴、足三里穴、关元穴、神阙穴和气海穴,下面我们介绍一下每个穴位的位置与功效。

1.命门穴

命门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位于第二腰椎下(系裤腰带的地方,和肚脐眼是对应的)。命门穴归属督脉,艾灸此穴有缓解治疗腰痛、肾脏疾病、夜啼哭、精力减退等作用。命,人之根本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艾灸命门穴可强肾固本,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

2.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中指)处。坐位屈膝,取犊鼻穴,自犊鼻穴向下量4横指(即3寸),按压有酸胀感。足三里穴归属足阳明胃经,艾灸此穴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等作用。足部被称为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且往往寒由脚生,阳气不足时足部常明显地表现为脚部怕冷。艾灸足三里部位,一方面可改善足部怕冷症状,另一方面,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而足三里是阳明胃经的合穴,是人体经气深入合于脏腑的部位,故调补足三里,是 养生 保健,保暖护阳的要穴。

3.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腹部,身体前正中线,脐中下3寸。也就是从人体肚脐中间下三寸(四指并拢,从脐中起,以中指横纹为标准,横向的距离),腹部的正中线上。艾灸此穴有培肾固本、调节回阳的作用,治疗阳痿、早泄、月以不调、崩漏、带下、不孕等功效。

4.神阙穴

神阙穴即肚脐,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艾灸此穴有使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等作用。神阙有“脐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藏之根”之称。

5.气海穴

气海穴位于人体下腹部,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肚脐下两指宽处。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气海穴。气海穴又称丹田,有种说法叫:气沉丹田。气海穴归属任脉,艾灸此穴有治疗妇科病、腰痛、食欲不振、夜尿症、儿童发育不良等作用。

以上穴位,每天每个穴位艾灸一次,每次每穴15分钟左右,每周休息一天。有见好转后,可以减少为一周3至4次,每次每穴15分钟左右。平时注意保暖并进行适量的运动。穴位的艾灸顺序应自上而下,自内而外,如果有时间,最后可艾灸足部涌泉穴,避免上火。灸哥希望所有宫寒女性早日改善!

艾灸期间不应着风受凉,保持平和情绪。饭饱酒后不宜灸,大汗淋漓不宜灸,艾灸后毛孔舒张,故半小时内不宜洗澡,避免寒气趁虚而入。艾灸一向讲究循序渐进,无论是 养生 保健,亦或防治疾病,都需坚持。如果没有艾灸条件,可以每日按揉相应的穴位,也有一定的效果。中医艾灸的博大精髓需要我们国人共同去挖掘!

如果平时工作很忙,没有时间艾灸,可以用老姜煮水泡脚,水温保持50度左右即可,也可根据自己的受热能力。每天泡20-40分钟 。这个方法可以长期使用,可以调理寒性体质。2022-08-07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6:23: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艾灸调理时,常选的穴位包括中极、关元及气海穴,以及三阴交。这些穴位能有效改善女性宫寒状况,缓解痛经,对月经不调的调理效果显著。然而,在出现月经不调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由医师进行辨证治疗,确认是宫寒后再进行艾灸,以确保治疗效果。总之,对于宫寒导致的月经不调,艾灸是一种有效的调理方法。但...

  • 首先,关元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穴位。它位于脐下三寸处,通过对此穴进行艾灸,能有效增强人体的阳气,对于阳气不足、身体虚弱、畏寒等症状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此外,它还具有固本培元、补益下焦的效用,是调理宫寒的绝佳选择。其次,神阙穴(即肚脐部位)也是不容忽视的穴位。作为人体任脉的要穴,当人体...

  • 在治疗宫寒时,我们可以选择关元穴、命门穴、神阙穴和气海穴进行艾灸。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能增强身体阳气,改善身体虚弱怕冷的症状;命门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能强肾固本、补肾益气;神阙穴在肚脐正中处,能温阳益气、补肾健脾;气海穴则能补肾益气,对月经不调、崩漏、不孕有防治...

  • 艾灸治疗宫寒首先通过扶阳术来扶阳固本,增强脾肾功能,提高免疫,艾灸患者的保健要穴来温宫暖肾,艾灸治疗宫寒从而达到温经散寒、生化气血、化淤止痛、调节内分泌的功效。能够有效的调节女性手脚冰凉、畏寒怕冷、腰酸乏力、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一些列妇科症状。艾灸治疗肾虚宫寒的注意事项 1...

  • 针对宫寒和月经量少的问题,中医推荐艾灸以下几个穴位:血海、足三里、关元、气海、天枢、子宫、归来和三阴交。这些穴位各有不同的作用: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痛经。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能够调理脾胃,增强体质。关元穴位于小腹部,有助于温补肾阳,调理月经。气海穴位于腹部,能调节...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