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郁结,脾虚多半是因为肝郁!中医4个穴位让你摆脱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脾虚多半是因为肝郁!中医4个穴位让你摆脱肝气郁结! 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事事如意,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烦恼。有烦恼不怕,重要的是自己的调节能力,如果能够及时调节,自己想得开,不过于纠结,那就还好,而且生活中的适当压力,还能够促使我们前进。 但凡事都有个度,过多的烦恼或者压力,会给我们带来较大的负担,如果调整不及时,心里长时间处于抑郁状态,身体就会出现问题,不仅会情志抑郁,还会伴有爱叹气、胁痛等表现。这时就要小心了,身体是在提示你,身体的气机已经运行不畅了。 在中医里,这样的情况叫做——肝气不舒。 肝气不舒并不指具体的某一个病,而是指身体的一种状态,前些天有个朋友说他最近很不舒服,但是又说不上来是哪里不舒服。看到他这样,感觉他整个人都很压抑,感觉单纯开导不够,得帮他想想办法。 问他下班回家都干什么,他说回家吃了饭啥也不想干,就想静静躺着。想了想告诉他,那反正你回家也没啥事,最近灸一下吧。在背部的心俞、肝俞以及下肢的足三里和脚上的太冲艾灸,背部用艾灸盒,剩下的穴位就用手拿着艾条艾灸。前几次还看不出什么明显效果,做到第四天的时候,他说觉得最近整体状态好了很多,也不知道怎么了,自己确实不像之前那样总是感到压抑了,看来艾灸对他是有效的,就让他灸满5天,然后休息几天,再灸5天。期间也告诉他要注意自己的饮食起居。前两天他说,自己从前阵子的抑郁状态中走出来了,不再像之前那样压抑难受了。 希望他能真正地调整心情,这样才不会再次陷入郁闷的状态之中。 人体中肝的生理功能之一就是肝主疏泄,其中有条畅情志的作用,肝气条达,气机运行通畅,则心境平和,心情开朗。 如果肝气不舒、郁结,疏泄不及或太过,相应的我们的情绪就会表现为抑郁、闷闷不乐,或者性情急躁,易怒等。反过来情志也会影响肝气的运行。 那么今天的正题——哪些穴位可以调理肝气不舒呢? 肝俞(双侧) 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心俞(双侧) 在脊柱区,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对于脏腑的疾患,可以选用对应的背俞穴,心俞、肝俞可以调理相应脏腑的气机运行,而且背俞穴也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足三里(双侧)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足三里是人体上的常用穴之一,有很好的调气作用,脾胃病,下肢疾患,体虚等都可以选用足三里来调理。 太冲穴(双侧) 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应手,即是太冲穴。可疏肝解郁,平时也可按揉。 取合适的 *** ,找准穴位后施灸。以局部皮肤温热为宜,注意不要烫伤。每穴灸10分钟,每天1次,连续灸5天。 小结一下 心藏神、肝藏魂,选此二穴,可调节神志;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又为"四关穴"之一,可疏肝解郁,兼有调血的作用。艾灸心俞、肝俞及太冲穴能达到静心安神、平肝疏气的作用,使五脏气机调和,脏腑功能渐趋于正常。足三里是足阳胃经之合穴,为重要穴位,《玉龙歌》提出"心悸虚烦刺三里"。太冲、足三里、百会三穴同用,具有安神定志、解郁除烦的功效。 最后还有几个小的建议告诉大家,在肝气不舒时,可以每日适当外出运动,少食辛辣、 *** 性食品。愿大家每天都能有一个好心情,凡事不要过度执着,自己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了。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022-11-07
mcxzy 阅读 39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8:33:1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肝气郁结,脾虚多半是因为肝郁!中医4个穴位让你摆脱肝气郁结! 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事事如意,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烦恼。有烦恼不怕,重要的是自己的调节能力,如果能够及时调节,自己想得开,不过于纠结,那就还好,而且生活中的适当压力,还能够促使我们前进。 但凡事都有个度,过多的烦恼或者压力...

  • 肝郁脾虚病症是由于情绪不顺,郁怒伤及肝脏,导致肝脏功能失调,横行于脾土之上;或是因为饮食不当、过度劳累,损伤了脾脏,脾脏失去正常运行,导致湿气积聚,木气郁结,进而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肝脏功能异常,会导致胸胁部位出现胀满和窜痛;通过太息,可以舒缓体内之气,缓解胀闷和疼痛;情绪低落与肝脏气郁...

  • 肝抑郁脾虚中医称为肝郁脾虚,也叫肝脾不和,顾名思义就是肝气郁结引起脾虚的症状,从症状上包括肝郁和脾虚,常见症状如下:1、肝郁:主要表现为两胁胀痛、烦躁易怒,情绪比较焦虑、容易生气。2、脾虚:主要表现为倦怠乏力、食少纳呆、腹胀、大便稀、舌体比较胖大且有齿痕、脉弦而无力。临床上治疗肝郁脾虚...

  • 肝郁脾虚是一种中医证候,表现为胸胁胀痛、腹胀、便溏等症状,这是由于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所致。也称为肝脾不和证。肝气郁结会导致疏泄不利,脾气也因此运化失职,引发以消化功能减弱为主的证候,如食少纳呆、脘腹胀闷、四肢倦怠等。肝郁脾虚的症状包括:大便溏薄,可能伴有腹痛、腹胀;情绪焦虑或抑郁,...

  • 肝郁脾虚是指长期生气、焦虑、紧张等,导致肝气郁结,可以横逆克脾导致肝郁脾虚。病人经常出现急躁易怒、情绪不畅、两胁胀痛、乳房胀痛、腹部疼痛等。典型表现是腹胀、腹痛、腹部不适,并且气短、乏力、面色苍白、面色萎黄。病人稍微活动后会感觉气短、乏力,还会出现自汗,出现腹胀、纳差、大便稀溏。通常与...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