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性能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及有毒无毒等。
四气
四气又称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疾病有热证和寒证之分。一般说来,能够治疗热证的药物大多属于寒性或凉性药,如寒性的黄连、黄柏可以清热解毒。能够治疗寒证的药物大多属于温性或热性药,如热性的附子、干姜能温中散寒。对寒热夹杂的病症,则应寒热并用。温与热,凉与寒,只有程度上的差异,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寒凉药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常用于阳证、热证;温热药多具有温阳、救逆、散寒等作用,常用于阴证、寒证。
此外,还有平性药,是指药性比较平和的药物,其中也有偏寒或偏温的。所以基本上是属于四气之内。
五味
五味就是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味。此外还有淡味,所以实际上有六味;也有人认为淡附于甘,故不称六味,仍称五味。
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有共同之处。味辛者能散能行,适用于表证和气滞血淤症;味苦者能泻能燥,适用于热证和湿证;酸能收敛,适用于盗汗、遗精、久泻等症;咸能软坚,适用于大便燥结、痰块、瘰疬等症;甘能补能缓,适用于虚弱病或缓和拘急疼痛;淡能渗能泄,适用于水湿症。
有些药物其味有两种以上,例如肉桂辛甘、玄参苦咸。一般说来,有兼味的药,其作用也较复杂。
每种药物都有气和味,两者必须综合运用。同样是寒性药,若味不同,其作用也就不同,如黄连苦寒,可以清热燥湿;浮萍辛寒,可以疏解风热。同是甘味药,但气不同,作用也不一样,如黄芪甘温可以补气、芦根甘寒可以清热除烦。
升降浮沉
各种疾病在病机和征候方面,常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呃逆、喘息)、向下(如腹泻、崩漏、脱肛)、向外(如阳气浮越而发热、自汗、盗汗)、向内(如表邪不解、疹毒内攻)等病势趋向。选用适宜的药物来治疗可以消除或改善这些病态,所以药物的作用同疾病表现的趋向相对说来,也具有升降浮沉等性质。凡升浮的药,都主上行而向外,有升阳、发表、散寒等作用;沉降的药,都主下行而向内,有潜阳、降逆、收敛、清热、渗湿、泻下等作用。
药性趋向的升降浮沉,与药物气味有关,如辛甘温热药主升浮(如麻黄、桂枝);酸咸苦寒药主沉降(如大黄、芒硝)。药物质地的轻重和入药部分,也是决定升降浮沉的依据。如花、叶、皮,及质轻的药物,大都能升浮(如桑叶、款冬花);子实及质重的药物,大都主沉降(如苏子、磁石)。以上规律也不是绝对的,如旋复花虽然是花,但性却属沉降;苍耳子虽然是子,但性却属升浮。
2019-12-27
四气
四气又称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疾病有热证和寒证之分。一般说来,能够治疗热证的药物大多属于寒性或凉性药,如寒性的黄连、黄柏可以清热解毒。能够治疗寒证的药物大多属于温性或热性药,如热性的附子、干姜能温中散寒。对寒热夹杂的病症,则应寒热并用。温与热,凉与寒,只有程度上的差异,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寒凉药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常用于阳证、热证;温热药多具有温阳、救逆、散寒等作用,常用于阴证、寒证。
此外,还有平性药,是指药性比较平和的药物,其中也有偏寒或偏温的。所以基本上是属于四气之内。
五味
五味就是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味。此外还有淡味,所以实际上有六味;也有人认为淡附于甘,故不称六味,仍称五味。
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有共同之处。味辛者能散能行,适用于表证和气滞血淤症;味苦者能泻能燥,适用于热证和湿证;酸能收敛,适用于盗汗、遗精、久泻等症;咸能软坚,适用于大便燥结、痰块、瘰疬等症;甘能补能缓,适用于虚弱病或缓和拘急疼痛;淡能渗能泄,适用于水湿症。
有些药物其味有两种以上,例如肉桂辛甘、玄参苦咸。一般说来,有兼味的药,其作用也较复杂。
每种药物都有气和味,两者必须综合运用。同样是寒性药,若味不同,其作用也就不同,如黄连苦寒,可以清热燥湿;浮萍辛寒,可以疏解风热。同是甘味药,但气不同,作用也不一样,如黄芪甘温可以补气、芦根甘寒可以清热除烦。
升降浮沉
各种疾病在病机和征候方面,常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呃逆、喘息)、向下(如腹泻、崩漏、脱肛)、向外(如阳气浮越而发热、自汗、盗汗)、向内(如表邪不解、疹毒内攻)等病势趋向。选用适宜的药物来治疗可以消除或改善这些病态,所以药物的作用同疾病表现的趋向相对说来,也具有升降浮沉等性质。凡升浮的药,都主上行而向外,有升阳、发表、散寒等作用;沉降的药,都主下行而向内,有潜阳、降逆、收敛、清热、渗湿、泻下等作用。
药性趋向的升降浮沉,与药物气味有关,如辛甘温热药主升浮(如麻黄、桂枝);酸咸苦寒药主沉降(如大黄、芒硝)。药物质地的轻重和入药部分,也是决定升降浮沉的依据。如花、叶、皮,及质轻的药物,大都能升浮(如桑叶、款冬花);子实及质重的药物,大都主沉降(如苏子、磁石)。以上规律也不是绝对的,如旋复花虽然是花,但性却属沉降;苍耳子虽然是子,但性却属升浮。
201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