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鸣耳聋组合穴——翳风穴 +听会穴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因外感风热,或肝胆火盛,结聚耳窍,蒸灼耳膜,化腐成脓而致。临床表现为耳内疼痛,流脓,耳胀闷或耳鸣,听力下降。可兼见轻重不一的全身症状,如高热、寒战、头痛、乏力等,四季均可发病。

而听会、翳风穴两穴常相配使用,清热泻火,化脓通淤,能有效治疗中耳炎。

听会穴在耳朵的前侧,将嘴巴张开,耳边前面有个骨头处就会有个凹陷,这就是听会穴。听会穴有2个,左耳、右耳各一个。

听会穴常用于治疗耳聋,耳鸣,腮腺炎,牙痛,口歪等症。尤其善治耳部疾患,对于中耳炎有不错疗效。

翳风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颈部,耳垂后,乳突下端前方凹陷处。翳风穴主要用于治疗头面部的疾病,如耳聋、耳鸣、头痛、牙痛、口眼歪斜、齿痛、面神经麻痹等。可用双手中指点揉翳风穴,每次3-5分钟,具有聪耳通窍,散内泻热的作用。也可针灸治疗,配伍穴位有地仓、承浆、水沟、合谷,主治口噤不开;如果配听宫、听会,有通窍复聪的作用;配下关、颊车、合谷,有活络消肿的作用。

刺激翳风穴可采用和听会穴相同的方法。通常我们用拇指指腹按住穴位,向下按压。按摩时指腹用力深压,有酸胀感即可停止用力,持续2到3秒,然后松开,再按压,反复持续,每次10分钟,每天5次,15天为一个疗程。对穴位进行点按、按揉,长期坚持使用,效果更佳。

刺激听会翳风两穴位可有效治疗各种中耳炎,疏风清热,解毒止痛的作用非常明显。生病期间避免不适当的擤鼻,避免水、泪进入耳中,随时注意病情变化。2022-08-01
mcxzy 阅读 91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9:47:2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突发性耳聋针灸的穴位主要包括翳风穴、听会穴、中注穴、侠溪穴、太溪穴、三阴交穴和足三里穴。具体情况如下:主穴:翳风穴、听会穴、中注穴、侠溪穴、太溪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这些穴位是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时常用的主要穴位。肝经郁火:若患者症状表现为肝经郁火,可加刺太冲穴、丘墟穴,以加强疏...

  •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耳科疾病,通过针灸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常用的穴位包括太冲穴、合谷穴、翳风穴和耳门穴。太冲穴位于足背部,大趾与第二趾之间的凹陷处,具有平肝熄风、疏肝解郁的功效。合谷穴位于手背部,拇指与食指之间的高骨处,能够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翳风穴位于耳垂后方,下颌角前方,有助...

  • 在中医理论中,耳鸣的治疗可以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来缓解症状。耳门穴和翳风穴是常用于治疗耳鸣的穴位之一。耳门穴位于耳屏前,张口时可见凹陷处,按摩此穴位有助于改善耳鸣。翳风穴位于耳垂后方,当耳垂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通过按摩此穴位也可以达到缓解耳鸣的效果。除了耳门穴和翳风穴外,还有其他穴位...

  • 翳风穴对治疗头面五官科疾病有显著效果,如耳聋耳鸣、头痛牙痛、腮腺炎、下颌关节炎、口眼歪斜等。它还能缓解面部痉挛、治疗牙关紧闭及面神经麻痹等症状。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翳风穴进行身体调理呢?可以采用按摩的方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缓缓用力按压穴位,同时缓缓吐气;持续数秒后,再慢慢放手,如此反复...

  • 突发性耳聋针灸主穴选取翳风穴、听会穴、中注穴、侠溪穴、太溪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肝经郁火加太充穴、丘墟穴,痰火郁结加丰隆穴、劳宫穴,肝胆湿热加合谷穴、龋齿穴。毫针刺法每天一次,七天为一个疗程,还可以使用耳针疗法,取内分泌、肝、肾、内耳、皮脂下区,每天一次针刺或者压豆即可。突发...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