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指导:厥证的辨证要点

1.辨虚实厥证见症虽多,但概括而言,不外虚实二证,这是厥证辨证之关键所在。实证者表现为突然昏仆,面红气粗,声高息促,口噤握拳,或挟痰涎壅盛,或身热谵妄,舌红苔黄腻,脉洪大有力。虚证者表现眩晕昏厥,面色苍白,声低息微,口开手撒,或汗出肢冷,舌胖或淡,脉细弱无力。

  2.分气血厥证以气厥、血厥为多见,其中尤以气厥、血厥之实证在临床上时有发生,应当注意鉴别。气厥实者,乃肝气升发太过所致,体质壮实之人,肝气上逆,由惊恐而发,表现为突然昏仆,呼吸气粗,口噤握拳,头晕头痛,舌红苔黄,脉沉而弦;血厥实者,乃肝阳上亢,阳气暴张,血随气升,气血并走于上,表现为突然昏仆,牙关紧闭,四肢厥冷,面赤唇紫,或鼻衄,舌质暗红,脉弦有力。2023-03-01
mcxzy 阅读 24 次 更新于 2025-04-17 22:23:4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辨识虚实厥证:厥证虽然症状复杂,但其本质不离虚实两种类型。实证厥证的特点是突然昏倒,面红气粗,呼吸急促,口噤握拳,或有痰涎堵塞,或身体发热,神志不清,舌红苔黄腻,脉象洪大有力。而虚证厥证则表现为眩晕昏厥,面色苍白,呼吸微弱,口开手撒,或出汗肢冷,舌质胖大或淡,脉象细弱无力。...

  • 1.辨虚实厥证见症虽多,但概括而言,不外虚实二证,这是厥证辨证之关键所在。实证者表现为突然昏仆,面红气粗,声高息促,口噤握拳,或挟痰涎壅盛,或身热谵妄,舌红苔黄腻,脉洪大有力。虚证者表现眩晕昏厥,面色苍白,声低息微,口开手撒,或汗出肢冷,舌胖或淡,脉细弱无力。2.分气血厥证...

  • 即阴气衰于下,故其辨证要点为“手足为之热也”。后世论厥证以汉代张仲景的论述为代表,其内容与《内经》之论不尽相同,列表对比如下:根据原文精神,对六经厥证的病因病机以及症状与治则,列表归纳如下:综观《内经》对厥证病机的认识,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①肾虚是厥证发病的重要环节,《素问...

  • 7. 血量因兼程:出血量、病因、兼症、病程。8. 消渴目内风水痨厥痈:白内障、雀目、耳聋、内伤发热、中风、水肿、肺痨、厥证、疮疖痈疽。9. 痹久痰瘀心腑气血虚:痰浊、瘀血、心痹、累及脏腑、气血亏虚。10. 癃闭关水喘悸呕:关格、水肿、喘证、心悸、呕吐。五、辨证要点归纳总结 1. 寒热虚实...

  • 辨证论治的知识和技能,是学习的重点。辨证的目的,无非是耍弄清病证的寒热、虚实、阴阳、脏腑等性质,故成为辨证的要点。治疗原则是由基本病机所确定,又是具体治法、方药的依据。分证论治的学习虽然重要,但内容较多不易掌握,只要抓住证候名称,根据中医基础知识、中医方剂学、中药学等学科知识,结合该病证的证候特征、...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