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是群方之首

桂枝汤 是伤寒论中的代表方刘,也是基础方,是张仲景群方之首,为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的总方.可我们学方刘的时候,麻黄汤是在第一个,为什么?我没能理解.

组成: 桂枝9克,芍药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12克.
功用: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 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
方解: 外感风寒,恶风恶寒,以恶风为主,恶寒为轻,有汗,发热,属于风寒表虚证;如果恶寒重,恶风轻,无汗,属于风寒表实证,比如麻黄汤就是治疗此证;肺的宣降失调,导致脾胃失和,就会有干呕。风寒在表,应该用辛温发散以解表,但是本方证属于表虚,腠理不固,卫强营弱,所以用桂枝为君药,桂枝在这里有两点,一:解肌发表,发散风寒,二:助阳通阳;白芍为臣药,白芍在这里也有二点,一:营弱(益阴养血),第二:酸收(阻止营气继续外泄).桂枝,白芍相合,一治卫强(这个强不是强大的意思,而是卫气浮强,亢盛,消耗的意思),一治营弱(营气虚弱).合则调合营卫,常相须为用.生姜辛温,即可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呕.大枣甘平,既可益气补中,又滋脾生津.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脾胃之气而调和营卫,所以也可以为佐药,炙甘草之用有二:一为佐药,益气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药以益阴;二为使药,调和诸药.
用法注意: 桂枝和芍药的剂量是等量的,调和阴阳,调和营卫;如果剂量变了,侧重点就变了,比如桂枝的剂量多些,就叫桂枝加桂枝汤了,比如治寒气逆;芍药的剂量大一些,就叫桂枝加芍药汤了,治偏里证,比如治肝脾不和的腹痛.
但对表实无汗,或表寒里热,不汗出而烦躁,温病初起,见发热口渴,咽痛脉数时,都不宜使用.
2022-08-18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4-08-08 06:32:4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桂枝汤是《伤寒论》里的一个方,这个方子非常重要,是很多重要方剂的组成基础,被称为《伤寒论》第一方、仲景群方之首。在《伤寒论》中,最早记录桂枝汤的条文是“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此方用来辛温...

  • 张仲景的方子中被称为天下第一方的是“桂枝汤”。桂枝汤,作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首方,被后世医家赞誉为“群方之首”。其药物组成简单,但配伍精妙,能调和营卫,解肌发表,调和气血,脾胃,阴阳,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首先,桂枝汤在中医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中...

  • 《伤寒杂病论》里的第一个药方,叫“桂枝汤”,被称为“群方之首”。之所以有如此赞誉,原因就在桂枝汤在强固根本,抵御病邪方面有着显著的功效。桂枝汤由5味药组成: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这也是伊尹《汤液》里的小阳旦汤,针对太阳病初起,感冒初起的方子,适用于感冒发烧,“头项强...

  • 桂枝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句话可以概括其重要性,曰: “仲景方约二百余首,其中用桂枝汤加减变化而出者,计有二十八方,约占七分之一。”因此,桂枝汤又被称为经方之首、群方之冠。传说桂枝汤是商代大臣伊尹配制的,由张仲景收入《伤寒论》中。伊尹曾是一位高明的厨师,他总结前...

  • 桂枝汤 是伤寒论中的代表方刘,也是基础方,是张仲景群方之首,为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的总方.可我们学方刘的时候,麻黄汤是在第一个,为什么?我没能理解.组成: 桂枝9克,芍药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12克.功用: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 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