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布有隐神经及腓神经分支,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跗内侧动脉的分支。主治胃痛,腹胀,呕吐,呃逆,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脚气,痔漏等。
2015-06-10
2015-06-10
2020-05-20
用百度搜一下,各个角度都很清楚的。2015-06-10
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经常按摩太白穴对健康很好,主要作用有瘦大腿、治疗便秘、腹胀、胃痛、脚气、消化不良、呕吐腰痛等。太白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足内侧,在大脚趾与脚掌交界的关节后面,有一个大的高起的骨头,这骨头往脚掌方向的内侧缘便是太白穴。
1 太白的准确位置图 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即脚的内侧缘靠近足大趾处。快速取穴法:坐位,在足大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掌背交界线处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2 太白穴的穴名解析 太,大的意思;白,肺的颜色,气也。“太白”...
坐直或仰卧,在大脚趾内侧缘,取第一跖趾关节后缘红白肋间凹陷处穴位。快速取穴:大脚趾与手掌形成的关节,背部与下手掌交线凹陷处为太白穴。1、“太白穴”。“太”,大也。“白”,肺之色也,气也。太白穴名意指脾经的水湿云气在此吸热蒸升,化为肺金之气。本穴物质为大都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云气...
太白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布有隐神经及腓神经分支,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跗内侧动脉的分支。主治胃痛,腹胀,呕吐,呃逆,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脚气,痔漏等。
以下6个穴位可以帮助到你:阴陵泉、血海穴、太白穴、承山穴、飞扬穴、昆仑穴。穴位位置如下图所示:1、瘦大腿之●阴陵泉——二郎腿帮大腿消肿阴陵泉穴是“小腿消肿穴”,经常给予刺激,便可以达到真正的消肿的目的,帮助身体除湿。值得一提的是,你会发现眼袋也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方法:每天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