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有用吗?

《黄帝内经》事实上现在是两本书,一本《素问》,一本《灵枢》。您真的有兴趣的话,建议买《黄帝内经素问校释》《灵枢经校释》,以上两本都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的。
所谓《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实际上也只是《伤寒论》诸多传本中的一种,里面的内容有一部分并非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也是两本书,《伤寒论》《金匮要略》,建议买《伤寒论译释》(陈亦人主编)、《金匮要略译释》(李克光主编),以上两书为上海科技出版社。

《本草纲目》就买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的“金陵版”,不需要翻译。
以上五本书都有最新印刷出版,可以买到。
《黄帝内经素问》选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年第一版,俗称梅花本,最佳。
《灵枢经》也是人卫的梅花本最佳。均由刘衡如先生校勘,精选版本,质量最佳。
关于《内经》的成书,现在学术界能够肯定的是,其中除“七篇大论”成书较晚(应不晚于南北朝)以外,其它各篇应是自战国至西汉末年逐渐完成的,作者应不止一人。它的结集成书至迟在汉元帝前。(班固《艺文志》袭刘向《七略》称“黄帝内经十八卷”,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这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内经》,但其总体的文字应不会相差太多)。
今天我们所知道的辑录《内经》最早的文献是晋朝皇甫谧编著的《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一书。在《甲乙经》序中,他说:“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灵枢》)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亦有所亡失。”
《内经》由《素问》与《灵枢》两个部分组成,这一记录虽不见於班固《艺文志》,但张仲景的《伤寒论序》中也曾提及。
《素问》。《素问》我们知道的有两个本子,最早的是齐梁间全元起的《素问训解》,已失传,现有段逸山先生《〈素问〉全元起本研究与辑复》一书可了解。
今本《素问》实由唐代道士王冰整理编辑,王冰版的《素问》,後经北宋林亿等重新校整後,称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又称《新校正》本)。即为我们现在普遍见的本子。

《灵枢》。北宋林亿校正医书时,《灵枢》已散失。北宋时高丽国献书,高丽国希望以《灵枢经》换取中国的《资治通鉴》,《灵枢》又重新传回中国,但此版本由
於北宋末年战乱,已散失。南宋绍兴乙亥史崧校定家藏本的《灵枢》九卷,增广为二十四卷,刊行于世,即为现代流传的版本。
另一部有关于《内经》的书是学者不可不知道的,那就是《太素》。唐高宗乾封元年至弘道元年之间,著名医家杨上善奉敕类编并注释《灵枢》、《素问》,撰为《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此本林亿校书时尚在,约在靖康难中散失。据《宋史·艺文志》及南宋《中兴馆阁书目》、王应麟《玉海》所载,原三十卷之巨的《太素》,在当时已仅存三卷。
所幸鉴真东渡之时曾将此书带去日本,日本医界递相传抄,然而至元代至元年间而此学中断,各家抄本也逐渐散佚。至光格 天明八年(即公元1788年),始有福井榕亭发现并抄得仁和寺所藏古抄卷子本《太素》残卷数卷,1830年小岛学古遣书手赴仁和寺重抄《太素》,得全书三十卷中的二十三卷。
此二十三卷版本最初仅在日本学者之间传抄,到十九世纪末叶,先有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官员杨守敬携归,继有黄以周、柯逢时等分别以重价从日本购得。此二十三卷本有袁昶、萧延平校订版本,分别称为通隐堂刻本和兰陵堂刻本。

1918年,在日本又相继发现古抄本《太素》卷十六、卷二十一及卷二十二、(十二刺)二篇。至此,仁和寺古抄卷子本《太素》被发现者共二十五卷(其中某些卷不全),并于1910年、1952年,两度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此后长期深藏秘府,世人罕睹其貌,直至1971年日本盛文堂汉方医书颁布会才刊刻此二十五卷本《黄帝内经太素》。
1981年日本东洋医学研究会更将仁和寺原抄二十五卷本《太素》影印出版,这是我们现在可以见到的最接近杨上善《太素》原本的版本了。
2023-01-28
mcxzy 阅读 37 次 更新于 2024-11-16 19:49:5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不必争论和纠结。你自己偏向哪个版本就学那个,没有偏向就包袱剪刀锤。还是赶紧建立和丰富感性认识吧。

  •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不是医圣的真迹,而是清代桂林左盛德藏书、桂林已故老中医罗哲初手抄。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是《伤寒杂病论》的版本之一。《伤寒杂病论》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为东汉张仲景(张机)所著。至今流传有多种版本,桂林古本《伤寒杂...

  • 学学度量衡的历代转换。。。。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