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的现存伤寒版本的历史沿革

因为历史久远,并因连年战乱,再加上《伤寒杂病论》初成书时受限于传播途径,此书流传并不广泛,以至如今所见《伤寒论》个版本均有缺失。目前比较流行的、公认具有研究价值的版本主要有以下几个。 宋代校正医书局除刊印宋本伤寒论之外,还校勘刻印了《金匮玉函经》8卷,金匮玉函经和《伤寒论》同体而别名,特点是条论于前,会方于后。人称玉函本或别本。后经清代陈世杰复刻,流传至今此外,大宋校正医书局还刊印了《金匮要略方论一书》,据宋臣《金匮要略方论序》中云:“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蠹简中偶的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辩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以其伤寒文多节略,故断自杂病以下,终于饮食禁忌,凡二十五篇,除重复着、合二百六十二方,勒成上中下三卷,依旧名曰《金匮方论》。”于是《金匮要略》始有定本。王洙所见蠹简,应是《伤寒杂病论》的另一个传本,宋臣将其杂病以下部分校勘刻印,自此《伤寒杂病论》正式被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 桂林古本,又称《古本伤寒杂病论》,或称《仲景十二稿伤寒杂病论》,传为仲景46代玄孙张绍祖秘藏之珍本,于光绪二十年,传于其徒左盛德。据左盛德序云:“余闻吾师张绍祖先生之言曰:‘吾家伤寒一书,相传共有一十三稿,每成一稿,传抄殆遍城邑,兹所存者为第十二稿,余者或为族人所秘,或付劫灰,不外是矣。叔和所得相传为第七稿,于吾所藏者较,其间阙如固多,编次亦不相类。或为叔和所篡乱,或疑为宋人所增删,聚讼纷如,各执其说。然考晋时尚无刊本,犹是传抄,唐末宋初始易传抄为刊刻,遂称易简,以此言之,则坊间所刊者,不但非汉时之原稿,恐亦非叔和之原稿也。’”该版本至今争议较大,多有认为其为伪作者。如郝万山先生,人为此本多半为后人伪托。但视之为真本者,亦有如蔡德元先生、黄维翰先生、周禹锡先生、黄竹斋先生等,对该本均较为推崇。蔡德元先生说:“非单因自序是圣师裔孙所珍藏,且卷符十六者,主要是内容全面、章节合理、句无语病、载方无轶”且对通行版本种种疑问,“读罢古本,皆瓦解冰释矣。”,此外,台湾学者对该版本较为推崇,因为凡是在宋本中存在疑惑的地方,在桂本中均有比较好的解决。目前该本流行于世的,主要为1939年刊印的白云阁本(1980年重印并补刻三页勘误表)。广西人民出版社本(1960年出版竖版,1980年重版简体横板)。台湾中医药整合研究小组本(此本以广西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为底本,繁体化、竖排)此外还有黄竹斋会通本(伤寒杂病论会通)存世。目前较为流行的看法,认为此本为后人伪作的可能性较大,主要原因是认为此本太过完美,对宋本中凡是历代医家存在争议之处均有改变,所以多认为是后人综合历代医家之言所著之伪作。当然也有持反对观点的,则从用药分析、用字分析等等,来断此书多半为梁代之前的著作。如大黄香蒲汤方中香蒲一味,梁代陶隐居曰:“香蒲,方药不复用。”以此证明该书成书在梁代之前。等等例证不一而足。但不论该书是否伪作,其对于学习《伤寒杂病论》仍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长沙古本为湖南浏阳刘世祯得自于江西张姓老者处,民国之前未见传世,此书来源近于传奇,一些人认为是伪作。刘世祯在自序中说明他在民国初年得到此书的经历:“先母之丧,以求葬地,漫游江西,於山谷中遇一人曰张老,皓髯而丹颜,逌然类有道者,即与倾谈,遂及医术。质以平生疑滞,应口疏通,余大骇服。张老亦深喜余精审善问,且曰:吾乐山林,不与人接久矣。家有古本《伤寒杂病论》,与世所传异,长沙旧文也。目前无可授者,今以授君,与君邂逅,亦前缘也。余谨受而读之,乃知今本讹脱错乱,注者纷纷数十家,而其理愈晦,亦何怪其然哉?後与宗族之友刘瑞瀜(仲迈)共读此书十余年。”该书为白文本,共计十六卷,卷1、2为平脉法。卷3为伤寒例。卷四温病。卷五暑、热、湿、燥病。卷六至卷十一为六经病。卷十二为霍乱痉阴阳易差后病。卷十三至十六诸可与不可各篇。刘世祯为该书注解,至1905年草成,但后因战乱,注稿大半散失。至1924年,刘世祯与刘仲迈“积十余年之探索,推本师传之义,更互演绎”,由刘仲迈执笔,撰写《伤寒杂病论义疏》十六卷,与1934年印行,后多简称义疏。1999年刘炳凡先生主编《湖湘名医典籍精华》收载此书,并再版。涪陵古本,又称四川古本,是20世纪30年代后发现的《伤寒杂病论》抄本,1934年曾石印公之于世,但流传不广,见之者少。该书伤寒部分为《唐本伤寒论》,杂病部分则是在《金匮要略》基础上,又从《脉经》、《千金方》中选取有关内容增补而成,于仲景书中增加证论百余条,补充方剂百余首,皆为临证必备。此本对深入研究《金匮要略》和运用《千金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长沙古本、涪陵古本、宋本、桂林古本合称四大古本伤寒论。

2016-05-11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4-10-06 16:27: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伤寒杂病论成书于公元200年~210年左右。《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作者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

  • 《伤寒论》最好的版本当数清代乾隆年间出版的官方医书《医宗金鉴》中的《伤寒论》,主要好处是集中了乾隆以前的各家注解。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重排本,分为五册,第一册《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 很多的,不过我最近看了一个《易演伤寒论》感觉非常好,从五运六气六经辨证上讲解的张仲景伤寒论,以前时候,我一直认为伤寒论就是一个方子书,但是到后来行医实践就发现不同了,然后就研究黄帝内经,一直没有头绪,后来我在网上看见这个易演伤寒论,开始看感觉迷迷糊糊但是自己...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