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中药泡水喝补气血 中药补气血药材有哪些

1 黄芪泡水补气升阳 黄芪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含蔗糖,葡萄糖醛酸,黏液质,生物碱,多种氨基酸,胆碱,叶酸,熊竹素以及微量元素硒。
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排脓,补中益气,温养脾胃。
临床应用:1.用于慢性衰弱者,表现为中气虚弱,体倦乏力,语言低微,脉象濡缓,久服黄芪有较好疗效;2.用于中气下陷所致的脱肛,子宫脱垂,内脏下垂等;3.治疗一切痹病,如周围神经麻痹,半身不遂,慢性风湿性关节炎;4、治疗表虚自汗症,急,慢性肾炎;5.用于治疗消渴,常与山药,生地黄,天花粉,五味子等配伍。

2 太子参补气益血 太子参味甘,苦,性微温,入心,脾,肺经。含果糖,皂苷,淀粉,精氨酸等。
功效:滋养强壮,补气益血,健脾生津。
临床应用:体质虚弱而属阴虚者较适用,尤其适宜于肺气不足,伤津口渴,阴虚咳嗽的病人;2.改善消化吸收功能;3.小儿病后体虚无力,自汗,配以浮小麦用。

3 生地黄滋阴养血 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入心,肝,肾经,块根主要含β-谷甾醇与甘露醇,以及少量的豆甾醇,微量的菜油甾醇,还含有地黄素,生物碱,脂肪酸,梓醇,葡萄糖与维生素A类物质。
功效:滋阴养血,养阴生津。
临床应用:主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1.治疗温热性疾病,有舌绛,口渴,便秘,睡眠不安证候者,可配玄参,麦冬以清热;2.用于治疗血热所致的出血,治吐血,衄血可配伍白茅根,芦根,治尿血配木通,车前子,痔疮出血可配伍地榆,槐角。3.用于治疗阴虚内热所致的咳嗽,大便干结,习惯性便秘;4.用于治疗血热所致的皮肤病,如荨麻疹,湿疹,皮癣等;5.用于治疗糖尿病,配伍天冬,枸杞子等;6.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4 当归补血和血 当归味甘,辛,性温,入心,肝,脾经。根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有蔗糖,维生素B12,维生素A类物质。
功效: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临床应用:当归为中医临床用得最多的中药,凡需养血通脉,无论属血证,虚证,表证和痈疡,都可用当归。
1.用于妇科调经:取其有行血,镇痛作用。可能是加强子宫收缩而排瘀血,或弛缓子宫痉挛而 镇痛,配以熟地黄,川芎,白芍(即四物汤)。
2.用于养血:对心血虚之心悸,健忘,失眠,心神不宁等,用当归养血以安神。
3.用于治疗肢体瘀血:在跌打方剂和治疗鼻塞性脉管炎的方剂中常用当归。
4.用于治疗腹痛:对气血瘀滞而兼虚寒的腹痛较适宜。

2022-11-17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5:19:1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八珍 对于气血不调的女性,八珍汤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由白术、白茯苓、当归、白芍、甘草、生地、桑葚等八种中药组成,能有效调理气血,且无任何副作用。2. 三七 三七不仅能补气补血,还能增强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是改善气血不调的良药。3. 黑枸杞 黑枸杞富含花青素,能补血安神,对改善气血...

  • 1、人参泡茶:可以用人参泡茶喝来补益气血,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的功效,本品为拯危救脱的要药,适用于因大汗、大泻、大失血,或大病、久病所致元气虚极欲脱,因此对于气血不足能够起到较好的疗效;2、党参泡茶:可以用党参泡茶喝来补益气血,党参具有健脾益气...

  • 当归、黄芪和人参都是中医中常用的补益气血的药材。其中,当归不仅具有补血调经的功效,还能活血止痛、润肠通便,对于缓解气血不足有着良好的作用。将当归泡茶饮用,可以方便地享受其滋补效果。黄芪则以其补中益气而著称,对于气血不足的人来说,黄芪泡水喝能够起到较好的疗效。黄芪不仅能提升身体的气力,...

  • 将西洋参和枸杞一同泡水饮用,既能补气又能补血,对于气血两虚的人来说尤其有益。挑选参龄六年的西洋参,质量更为上乘,泡水饮用时不仅能够感受到其独特的香气,还能更好地发挥其补气效果。枸杞则是一种易于获取的食材,平时可以将其与西洋参一同泡水,早晚各一次,坚持一段时间,便能感受到明显的改善...

  • 在寻找能够补气血的药茶时,当归黄芪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以黄芪补气和当归补血为主,适用于劳累过度、身体虚弱、面色萎黄等症状,对女性经期和产后血虚也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制作方法是:黄芪30克和当归6克,加水煎煮后分两次温服,每日一剂。人参大枣茶则适合补气养血,对失血后体质虚弱、神疲乏力者...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