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首见于唐代《千金翼方》,明代《类经图翼》始用此穴名。
2016-05-29
2016-05-29
释名:中医学称第一胸椎为一椎,第五腰椎为十七椎,穴在其棘突下,故名十七椎。出处:《千金翼方》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主治:腰腿痛,下肢瘫痪,崩漏,月经不调,小便不利。
穴位首见于唐代《千金翼方》,明代《类经图翼》始用此穴名。
7 出处 《千金翼方》:灸转胞法,第十七椎灸五十壮。8 十七椎的定位 标准定位:十七椎穴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腰椎棘突下[1][3]。十七椎穴位于第五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俯卧取穴[2]。十七椎穴位于第五腰椎棘突下方[4]。十七椎穴在腰区,第5腰椎棘突凹陷中[5]。经外奇穴——...
十七椎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腰椎棘突下。十七椎穴为经外穴名。见《千金翼方》。位于第五腰椎棘突和第一骶椎假棘突之间处。主治腰骶痛,坐骨神经痛,痛经,外伤性截瘫等。
十七椎穴的准确位置在腰部,后正中线第5腰椎棘突下。十七椎穴为经外奇穴,主治腰痛、腰骶痛、腿痛、下肢痿痹、下肢瘫痪、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转胞、遗尿、肛门疾患、坐骨神经痛、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十七椎穴配中极穴、三阴交穴、太溪穴治疗痛经,配腰部夹脊穴治下肢瘫痪,配秩边穴、关元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