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医疗卫生中医学重点考点:中医基础理论之养生与寿夭

在中医事业单位考试中,中医基础理论约占中医学的13%,其中第十六章养生与寿夭在历年考试中考查较少,多为A1型题,喜欢考查:养生原则。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掌握本章的考查方式,的老师对中医基础理论第十六章养生与寿夭的常考知识点结合例题做了如下总结。
考点一:养生的原则
养生的原则包括:顺应自然、形神共养、保精护肾、调养脾胃。考查方式多和养生的方法相混淆。
例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养生的原则:
A.顺应自然 B.形神共养
C.保精固肾 D.锻炼身体
1.答案:D。
考点二:养生的方法
1.扶助机体正气:①顺应自然;②调畅情志;③饮食有节;④起居有常;⑤锻炼身体。
2.防止病邪侵害:①避其邪气;②药物预防。
该考点多和养生的原则相混淆,另外直接考查扶助机体正气及防止病邪侵害对应的具体养生方法。
例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养生方法:
A调畅情志 B.形神共养
C.饮食有节 D.锻炼身体
1.答案:B。
2.下列哪项不属于扶助机体正气的养生方法:
A.调畅情志 B.饮食有节
C.药物预防 D.锻炼身体
2.答案:C。
考点三:寿夭的规律
《灵枢·天年》:“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该考点常结合内经原文考查,让我们判断各年龄段生理情况。
例题:
1.《灵枢·天年》中提出“好趋”是哪个年龄段:
A.十岁 B.二十岁
C.三十岁 D.四十岁
1.答案:B。
2.《灵枢·天年》中提出六十岁的寿夭规律为:
A.肝气始衰 B.心气始衰
C.脾气虚 D.肺气衰
2.答案:B。
考点四:寿夭的发生和发展的机制
1.阴阳失调、五脏虚衰、精气不足为本。
2.情志失调、痰瘀毒内生为标。
该考点考查方式多为寿夭标和本对应的机制。
例题:
1.寿夭的发生和发展的机制分为表和本,下列不属于寿夭之本的是:
A.阴阳失调 B.五脏虚衰
C.精气不足 D.情志失调
1.答案:D。
2022-10-10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4:55:3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考点三:寿夭的规律 《灵枢·天年》:“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

  • 一、感冒 1.宋·《仁斋直指方》首先提出“感冒”病名。2.病因病机:病因以风邪为主,病机为肺卫不固,卫表失和。3.病位:肺卫。4.分证论治: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风热犯表——辛凉解表...

  • 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中医外科学-第五章-乳房疾病-乳痈的辨证论治的知识点。(2)乳痈气滞热壅证(初期)代表方剂:瓜蒌牛蒡汤加减,热毒炽盛证(成脓期)代表方剂:透脓散加味,正虚毒恋证(溃后期)代表方剂:托里消毒散加减。患者乳痈初起,证属肝气不舒,胃热壅滞,证属气滞热壅证(初期),治宜疏...

  • 2. 延胡索:能缓解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是治疗全身各种疼痛的关键药物。3. 姜黄:擅长治疗肩臂疼痛。4. 红花:是治疗跌打损伤、瘀滞肿痛的重要药物。5. 益母草:在妇科中,是治疗经产病的要药,又称坤草。

  • 清热泻火药在历年中医事业单位考试中占据重要地位,且在配伍亏考试中的分值比例较大。考生在学习时应把握重点,天津卫生人才网专家对本章核心知识进行了梳理,以助考生复习。一、概念特点 1.清热药定义:清热药指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常用于治疗里热证。这类药物性质寒凉,作用趋向下行,通过清热...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