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和脉诀的介绍

《王叔和脉诀》一卷,简称《脉诀》。多认为系六朝高阳生托名著作。此书的主体内容取自王叔和《脉诀》, 编成四言歌诀形式,阐述脉理、脉法。将24种脉象分为 七表(浮、芤、滑、实、弦、紧、洪)、八里(微、沉、 缓、涩、迟、伏、濡、弱)、九道(长、短、虚、促、结、 代、牢、动、细)三类。因其歌诀简便易习,故在宋元之 间流传很广。但不少医家认为书中文字鄙浅,谬误较多。 现有刻本及注本数种,较早为元代《纂图方论脉诀集成》 及明代正统年间坊刻本。明代熊宗立的注本名为《勿听 子俗解脉诀》。

2016-06-01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1:08: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王叔和脉诀》一卷,简称《脉诀》。多认为系六朝高阳生托名著作。此书的主体内容取自王叔和《脉诀》, 编成四言歌诀形式,阐述脉理、脉法。将24种脉象分为 七表(浮、芤、滑、实、弦、紧、洪)、八里(微、沉、 缓、涩、迟、伏、濡、弱)、九道(长、短、虚、促、结、 代、牢、动、...

  • 2 简介 《脉诀》系脉学著作。历史上以《脉诀》作为书名的相当多,其中影响深远、比较重要的有以下两种:3 《王叔和脉诀》 简称《脉诀》。1卷。旧题: 晋·王叔和撰,但据考证是六朝·高阳生的托名著作,或认为是宋·煦宁以前医家的托名作品。这本书的特点是以比较通俗的歌诀形式阐述脉...

  • 《王叔和脉诀》是一卷古代脉学著作,通常被标注为晋代王叔和所撰,但实际上,它被认为是六朝时期高阳生以王叔和之名创作的作品。该书的一大特色是采用了通俗易懂的歌诀形式,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对脉理进行了阐述。书中详细论述了二十四种脉象,并提出了七表(如浮、芤、滑等)、八里(如微、沉等)...

  • 王叔和的脉学著作《王叔和脉诀》是一卷流传至今的经典文献。虽然起初被标记为晋代王叔和所撰,但普遍观点认为是六朝时期高阳生以王叔和之名创作的。该书的一大特色在于以通俗易懂的歌诀形式阐述脉理,并紧密联系临床实践。书中对二十四种脉象进行了详尽论述,还分别设立了七表(如浮、芤、滑等)、八...

  • 实际上,王叔和生活在西晋时期,那时还未出现脉象歌括,所谓的脉诀可能是宋朝人为了便于学习而编造的,而非他本人原创。朱子提出的高骨为关的说法,似乎并未追溯到《脉经》原著,而是后人的误解。在医学界,由于对《脉经》的真伪存疑,一些高明的医生甚至不愿提及这本书,例如郭长阳在书跋中可能就表达...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