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的命名第一个字能得出什么规律

可以得出十二经络在四肢的分布规律。
太阴、阳明在前,厥阴、少阳在中(侧),少阴、太阳在后。在小腿下半部及足部,足厥阴有例外的曲折、交叉情况,即排列于足太阴之前,至内踝上8寸处在交叉到足太阴之后而循行于足太阴和足少阴之间。
十二经络在头部和躯干部的分布规律:
大致是手三阴联系胸;足三阴联系腹及胸;手三阳联系头。阳经在头和躯干部的分布比较广泛,大致情况是阳明行于身前,少阳行于身侧,太阳行于身后,在头部也是如此。

内行部分:
十二经络“内属于府藏”,即指其内行部分。脏腑中,脏为阴,腑为阳。手三阴联系于胸部,其内属于肺、心包、心;足三阴联系于腹部,其内属于脾、肝、肾,这就是所谓的“阴脉营其藏”。阳经属于腑,足三阳内属于胃、胆、膀胱;手三阳内属于大肠、三焦、小肠,这就是所谓的“阳脉营其腑”。
2021-12-06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1:12:0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可以得出十二经络在四肢的分布规律。太阴、阳明在前,厥阴、少阳在中(侧),少阴、太阳在后。在小腿下半部及足部,足厥阴有例外的曲折、交叉情况,即排列于足太阴之前,至内踝上8寸处在交叉到足太阴之后而循行于足太阴和足少阴之间。十二经络在头部和躯干部的分布规律:大致是手三阴联系胸;足三阴联...

  • ②脏腑:十二经脉的第二个要素就是关于脏腑的名称。我们在学习五脏六腑时学了十一个脏腑,现在讲经络时讲的是十二经脉,涉及十二个脏腑名称,原因是增加了心包,把它作为一个脏加入进来。心包也可以称作心包络或包络,变成了六个脏以和六腑相配。以前我们讲五脏六腑的表里关系,即肝合胆、心合小肠、肺...

  • 具体十二经脉名称如下: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这十二条经脉贯穿人体,发挥着协调脏腑、联络全身的作用。

  • 十二经脉命名: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

  • 十二经脉命名: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