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温病的坏病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温病的坏病

一、复习一下温病的治法:

病在荣卫:用乌梅白糖汤、扁鹊三豆饮。

病在气分:用枳实银菊散。

病在肠胃:加减黄龙汤。

病在血分:加减黄连阿胶鸡子黄汤。

两感温病:肾气丸、大青龙汤、三豆肾气丸。

冬温:桂附地黄丸。

鼠疫:乌梅三豆饮,理中汤加天花粉,稀盐酸葡萄糖。

湿温:三仁汤。

如果不是采用上述的制法,而是采用汗法、下发、补法,或汗或下或补,将分明的理路,混乱不清,遂成坏病。坏病之中,先分虚实,证治列下。需要分清楚虚实,分别治疗。

二、脉虚坏病:

其脉虚者,则热不退而昏迷,精神微弱。呼吸短促。

治法:

1.乌梅汤

脉虚坏病,无论舌上有无黄苔,先以乌梅汤酸甘相得,徐徐饮之,自能热退身凉微汗而解。凡用乌梅汤,如脉有热,兑入清茶半杯。热退之后,舌上黄苔者,再以大黄末一二分,作三次开水吞下,以清胃滞,自然苔退思食,调养而愈。

2.西瓜肾气丸、肾气丸

如温病过汗,热而神昏足冷者,用西瓜汁或冬瓜汁调服肾气丸三钱,或用三豆饮调服亦可。清温并用即愈。

三、脉实坏病:

其脉实者,则热不退而烦扰,潮热,澹语,脉沉细有力。坏病大概,不过如此。脉实的“实”字作“滞”字看,不可作虚实的“实”字看。

3.枳实银菊饮

此为津液被热灼伤,经络燥结。而烦扰不安,中气之虚极矣。先用生党参二两,生石膏三钱煎汤热服,养中生津,清润燥结,必得安眠。安眠之后,烦扰自止,然后用枳实银菊饮原方三分之一,加柴胡、厚朴、大黄各五分,每日申酉服之,以清热去滞。再用草果、槟榔片各五分,每日煎汁,少少饮之,一日二次,数日后必大泻稀水臭粪,战栗出汗而愈。

死症:

无论脉虚脉实的坏病,只要大便不泻,即不致死,虽迟至十余日以至二十余日不大便,亦吉。如滑泻不止,便成死证。2022-06-21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5:30: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乌梅汤 脉虚坏病,无论舌上有无黄苔,先以乌梅汤酸甘相得,徐徐饮之,自能热退身凉微汗而解。凡用乌梅汤,如脉有热,兑入清茶半杯。热退之后,舌上黄苔者,再以大黄末一二分,作三次开水吞下,以清胃滞,自然苔退思食,调养而愈。2.西瓜肾气丸、肾气丸 如温病过汗,热而神昏足冷者...

  • 7.温病不能用石膏 石膏:清内热,外无大热,治疗燥病。如果用石膏治疗温病,败火寒中,人体失去阳气就容易死亡。麦冬:温病为外热,相火外泄,麦冬收敛相火,可以清热。治疗温病虚证。

  • 1.乌梅白糖汤:乌梅、白糖。治疗舌无苔,脉洪虚躁急模糊,轻按多重按少。治疗原则收外安内,敛相火补木气。2.扁鹊三豆饮:黄豆、黑豆、绿豆。治疗舌无苔,脉虚小。治疗原则养内和外。3.葱豉汤:葱白、淡豆豉。脉虚身乏、身痛、发热恶寒,兼感寒温病。治疗原则:疏通卫闭,宣滞。4.加减三豆...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纠正了医学中对于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错误理解。认为温病多为虚证,不能用大寒和治疗温燥的方法治疗,比如银翘散,这些都是错误的,应该采用收敛的方法,以及保护中气的方法进行治疗。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主要重点在于阳气的运行规律。对于人体来说,阳气是人体的根本。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主张人体疾病往往是自病。即大气变化导致人体感应而产生疾病。治疗重点在于调整人体自身的五行六气运动变化,恢复平衡,从而促使人体自然康复。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纠正了传统医学中关于“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误解。它认为温病多表现为虚证,不应使用大寒或温燥治疗方法,如银翘解毒散等。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