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中药中常用的固涩止汗药方

出汗频繁不止,一到夜间尤为严重,应当看看以下几种常用的固涩剂!

由防风、黄芪、白术组成。

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效。

主治表虚卫阳不固,怕风自汗,面色苍白,易感风邪等症状。

由煅灶蛎、黄芪、麻黄根、浮小麦组成。

有补气固表敛汗之功效。

主治诸虚不足,出汗频繁,夜汗严重不止,心悸气短,心烦疲倦等症状。

由黄芪、白术、防风、熟地、煅牡蛎、茯苓、麦冬、大枣、甘草组成。

有补气固表,和营止汗之功效。

主治产后气虚,自汗不止,走动严重,有时怕风等症状。

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柏、黄连、黄芪。

滋阴泻火,固表止汗之功效。

主治阴虚有火,发热盗汗,面赤心烦,口干唇燥,大便干燥,小便发黄等症状。

注:以上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2022-07-08
mcxzy 阅读 35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7:27:4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张锡纯止汗秘方包括知母、萸肉、生黄耆和龙骨。张锡纯是位知名医家,根据他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出这一止汗方剂。其中,萸肉、龙骨和知母各取三钱,生黄耆取一两,将所有药材一同煎煮成汤药,每日按时服用可帮助止汗,使心胸舒畅。连续服用多剂,对于多汗问题有显著的改善效果。然而,每个人的体质和状况不同...

  • 中医学层面能够 应用具备收涩除汗的药品,除汗益气固适用盗汗和盗汗症的病人,常见黄芩、浮小麦、麻黄根、杜蛎等药品构成方药,应在大夫的具体指导下服食。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作用补肝肾、敛精、补血补气,是一味滋补养生的常备药。在六味地黄丸、肾气丸、左归丸、右归丸等秘方中,常有山茱萸的...

  • 酸枣仁:性平,味甘、酸,既能够敛汗,又是一味养心安神的要药。《名医别录》:“烦心不得眠,……虚汗。”所以酸枣仁常用于心虚失养所致的多汗症。可见多汗、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睡中汗出等症。五味子:性温,味甘、酸,既能收敛固涩,又能补气生津。《药性赋》:“除烦热生津止渴,补虚劳...

  • 在众多中药中,麻黄根与五味子被认为具有较好的敛汗功效。麻黄根,源自 ,常用于治疗自汗、盗汗等症状。五味子,源自五味子科植物,其果实和种子皆可入药,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对于自汗的治疗效果显著。麻黄根能够通过调节人体的汗腺功能,减少因体质虚弱或外界因素导致的汗液过度分泌。同时,麻黄根还具有...

  • 固表止汗是中医固涩法中的一种,通过运用具有收涩止汗功效的药物,专门治疗虚证汗出的方法。这种方法又称为敛汗法,适用于自汗和盗汗证。常用的药物包括黄芪、浮小麦、麻黄根和牡蛎等,这些药物可以组成方剂来应用。中医是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体系,也称为汉医。它是一门研究...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