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经》一书主要记录了哪些内容?

《脉经》全书共10卷。原有“手检图三十一部”,后世亡佚。本书经宋代林亿等校订后,卷数未变,而篇次和内容有所更动,后世有多种刊本印行。《脉经》把脉象分成24种,即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基本上概括了临床上经常出现的一些脉象,后世脉象种数虽有增加,但基本不出其左右。同时《脉经》中还对各种脉象作了比较形象具体、容易理解的描述,这就使学习者易于理解和掌握,王叔和可谓在脉学中做此类工作的第一人。
2020-01-01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0:25:4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卷四进一步讨论了四时、百病与生死的脉法判断,而卷五则聚焦于仲景和扁鹊的脉法理论。卷六至卷九则是对各种经络病证的详细论述,卷七主要针对伤寒和热病,卷八涉及杂病,而卷九则涵盖了妇产科和小儿病的脉证治疗。值得一提的是,原本有“手检图三十一部”的内容,可惜现在已经失传。《脉经》的最大...

  • 基本上概括了临床上经常出现的一些脉象,后世脉象种数虽有增加,但基本不出其左右。同时《脉经》中还对各种脉象作了比较形象具体、容易理解的描述,这就使学习者易于理解和掌握,王叔和可谓在脉学中做此类工作的第一人。

  • 脉经序的主要内容如下:1、脉赋:是全书的总论,概述诊脉部位、四时休旺、辨脉疑似、脉证参合、妇人经产、诸种怪脉等。2、诊脉候入式歌:凡三部定位、取脉手法、关分阴阳、脉象分辨等,均概括于其中。3、五脏六腑脉歌:每脏都从藏象说到脉象的分辨和主证。4、脉类:共分七表、八里、九道三大类...

  • 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二十四种,并对每种脉象均作了具体描述。其次,本书将晋以前的诊脉方法、脉象所反映的病理变化以及脉诊的临床意义等许多重要文献资料均收集保存下来。

  • 他的《脉经》一书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脉学成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书中归纳了24种脉象,并详细论述了三部九候、寸口脉等,对古代脉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他还对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进行了整理,该书因战乱而散佚零乱,王叔和将其重新编次,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一工作...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