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病的刮痧疗法可选用哪些穴位自我保健?

肠胃病的刮痧疗法可选用以下穴位,采用刮痧自我保健:
背部:肺俞、脾俞、胃俞、肾俞。
上肢部:尺泽、曲池、内关。
下肢部:血海、曲泉、足三里、太溪。
以自我感觉满意、舒服为原则。每个部位一般刮拭3~5分钟,每次选3~5个穴位,一般3~5次为一个疗程。注意手法不宜过重,但如果出现皮肤损伤、溃疡,极度消瘦时,禁用刮痧法。刮痧时冬季注意室内保暖,夏季应避免电扇、空调直接吹到刮痧部位。刮痧后用纸巾擦干刮拭部位。最好先饮用一杯温开水,休息15~20分钟后再做其他活动。刮痧30分钟以内避免洗澡。刮痧时皮肤出现红、紫、黑斑的现象是出痧,这是一种正常刮痧效应,不需做特别处理,可自行消退。但若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面色苍白的现象,应立即停止刮痧,平卧休息。前次刮痧部位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再次刮痧,间隔时间以4~6天为宜。
2020-01-03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4-08 11:56:0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肠胃病的刮痧疗法可选用以下穴位,采用刮痧自我保健:背部:肺俞、脾俞、胃俞、肾俞。上肢部:尺泽、曲池、内关。下肢部:血海、曲泉、足三里、太溪。以自我感觉满意、舒服为原则。每个部位一般刮拭3~5分钟,每次选3~5个穴位,一般3~5次为一个疗程。注意手法不宜过重,但如果出现皮肤损伤、溃疡,极...

  • 胃部刮痧的常见部位是上腹部和中腹部。刮痧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对特定穴位和经络的刮拭来调和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胃部进行刮痧时,通常选择上腹部和中腹部作为刮痧的主要区域。这一区域包含了与胃部功能相关的穴位,如中脘穴等。刮痧这些部位有助于缓解胃部不适,如胃痛、胃胀等。刮痧时...

  • 1. 背部脊柱两侧:这部分区域对应着人体的五脏六腑。刮拭这一部位,可以刺激到与肠胃功能相关的穴位,有助于调理拉肚子的情况。2. 腹部:腹部的穴位与消化系统紧密相关。刮拭腹部的中脘、下脘等穴位,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腹泻症状。刮痧时需要注意刮拭的力度和频率,避免过度刺激皮肤。同时,刮痧只是缓...

  • 【刮痧部位】刮膈俞、肝俞、膻中;点揉或刮中脘、内关。呕吐 呕吐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组症状,是胃神经官能症的主要表现之一,二者多同时存在。是由于高级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胃肠功能失调,但无器质性病变。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与不良的精神刺激及饮食失调等有关。【刮痧部位】刮肝俞、脾俞、胃俞...

  • 可以刮痧。选取穴位:任脉-上脘(脐上五寸)、中脘(脐上四寸)、下脘(脐上二寸);胃经-不容(脐上六寸,任脉旁开二寸)、梁门(中脘旁开二寸)、足三里;膀胱经-肺俞、胃俞、心包经、内关。手法:施术者手持砭石刮痧板沿选定的经穴,顺一个方向,用力均匀、缓慢地刮。一般每处刮抹20次...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