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记下的背俞穴歌诀和诊疗特点

      背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分布的俞穴,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俞穴,并与人体内脏相互对应联系。

《灵枢·背俞》:“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

《难经·六十七难》:“阴病行阳,俞在阳。”指出五脏有病常在背俞穴上出现反应,按压背俞穴可以协助诊断。

同样张景岳谓:“五脏居于腹中,其脉气俱出于背之足太阳经,是为五脏之俞”。因此,俞穴是联系内外的枢纽,是反映人体内脏生理、病理变化的窗户。

有些疾病,可通过俞穴的压痛、过敏、隆起、穴下软结、肿胀、硬结、痒、热,凉及经络循行部位皮肤的色泽、瘀点、丘疹、脱屑、肌肉隆起、凹陷等反映出来,故诊察背俞穴可助诊断。

背腧穴歌诀:(必背)

第一大杼二风门,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督六椎下论,膈七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十四肾,气海十五大肠六,七八关元小肠俞。 十九膀胱二十中膂,二十一椎旁白环俞

重点背部俞穴的讲解和分布:

1.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心俞位于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3.肝俞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4.胆俞位于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5.脾俞位于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                  6.胃俞位于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7.三焦俞位于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8.肾俞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9.大肠俞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10.小肠俞位于第一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11.膀胱俞位于第二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肺俞①皮肤隆起的多为胸中有热,可有气短、咳嗽等症状,一般在膻中穴也有反应,可结合观察。②本穴如有反应,在肺经的太渊、孔最、中府等处往往呈异样变化。③诊得条索状结节并伴有压痛者,是痰饮咳嗽之症。④诊得条索状结节,周围皮肤有明显压痛者,多为咳嗽、气急、肺热胸痛等病变。

2.心俞①若有棱状结节,伴有显著压痛,多为上肢内侧疼痛、红肿或有心悸怔忡、心慌烦闷不安、口渴等症。②皮肤凹陷且压痛敏感者,常有心胸烦乱,恍惚健忘、纳呆等症。3.肝俞①局部皮肤隆起伴有压痛敏感者,多为失眠症。②诊得条索状结节兼有明显压痛者,常见头晕、失眠、心烦不宁之症。③出现棱状结节,且有压痛敏感者,患者有胁肋胀痛、脘闷、腹胀、黄疸、纳呆、寤寐不宁等症状,或有下肢内侧红肿的病变。

4.胆俞①发现棱状结节且有压痛敏感者,多属黄疸。②凡有细条状及压痛者,多为下肢外侧痹痛,若在命门穴同时有气泡样反应者,则属下肢麻木。

5.脾俞①局部皮肤凹陷,或按之软若棉样,以虚证为多。②诊得条索状结节,并有压痛者,患者常有头晕、失眠、乏力、健忘、烦躁、食欲不振、便溏、浮肿等症状。③若出现棱状结节伴有显著压痛者,为下肢内侧红肿、行走困难或大趾运动不利之征。

6.胃俞①诊得条索状结节并伴有痛感者,常是不欲饮食和有胃痛等病变。②有棱状结节和明显压痛者,多有呕吐、不食、胃痛、腹胀或髋关节外侧有红肿现象。

7.三焦俞①局部皮肤隆起,按之有条索状结节且压痛明显者,多有腰痛、带下、月经不调、小便混浊等症状。②提示:三焦俞若有棱状结节,并伴有压痛者,一般是耳鸣、重听、头痛、腹胀满闷、吐逆之征(妇女妊娠期亦可发现三焦俞有棱状结节)。

8.肾俞①有条索状结节,凡压痛敏感者,一般是阳痿、头晕、腰痛及耳鸣之征。②诊得棱状结节,兼有明显痛感者,多为血尿、腰痛、浮肿之症。③局部皮肤隆起,有如卵圆形结节并伴有压痛者,是肾虚有热,耳鸣、头胀之征。

9.大肠俞①发现坚硬的圆形结节,且压痛敏感者,表示大便干结。②有棱状结节并兼有压痛者,大多有头痛、牙痛、腹痛、泄泻等症。

10.小肠俞①凡结节椭圆质地较硬而压痛显著者,多有头晕、后头疼痛、后项拘挛之症。②本穴出现气泡样转动感,多为妇女子宫下垂。

11.膀胱俞①诊有柔软的椭圆形结节,大多数是遗尿症。②按得棱状结节,并有压痛者,一般有发热头痛、小便频数、尿赤涩痛、腰痛、小腹胀痛、白带等症状。③有细条索状结节、压痛者,多有下肢麻木或痹痛。2022-06-05
mcxzy 阅读 30 次 更新于 2024-11-16 02:51:3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背俞穴歌诀 大杼为一风门二, 肺三包四心俞五, 督六膈七八下无粗神码, 九肝十胆脾胃俞, 十三岩哪三焦十四肾, 十五椎下膀胱居, 大肠... 背俞穴与相应脏腑位置的高低基本一致(见图)。 ·俞穴除治疗相应脏腑病外,还可治...

  • A

  • 背俞穴能反映五脏六腑的虚实盛衰,当背俞穴局部出现各种异常反应,往往反映相关脏腑的功能异常。背俞穴分布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 背俞穴为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背俞穴在临床上主要以诊察和治疗,以及相应的五脏疾患为主。背俞穴不仅能反映五脏...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