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之润化脾燥,生发脾气,可调胃火牙痛的手三里穴

昨天晚上和朋友视频聊天,她让我看了看她的牙,变白很多。原来她这两天胃火牙疼,一直以为牙坏了,到牙医那看了看,牙医说没事,正好有新项目就做做吧,花了9千把上下牙齿都变白了。朋友特别嘚瑟,嘚瑟完后还是牙痛,所以让我想办法去胃火。
经常听人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这句话在平常人看来可能没什么共鸣,但对于时常牙疼的人来说肯定深有体会。
中医认为,胃火型牙痛多半是 因为过食辛辣之物、胃肠积热、热久化火、循阳明之经、郁于牙龈所致 。这一类的牙痛人群表现为 牙龈红肿热痛,并伴随胃热炽盛症状,如口臭、大便秘结、口渴、舌苔黄焦等 。针对胃火型牙痛,中医主张防其成痈,治疗时应坚持 清胃泻火、凉血止痛 的原则。所以当你对牙痛束手无策,只能手捂双腮,疼得叫苦不休时,却不知,在我们手肘上,有个手三里,是调理牙痛的特效穴。
当然,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穴位是——手三里!
【手三里穴】
手三里穴为大肠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也是 养生 强健穴,可以增强免疫力。手,指上肢。三里,指长度及人身上中下三部之里,以其与肘部距离长度及通乎三焦之里而言,对三焦诸症无所不包。经常揉按手三里穴可健脾助运、清热明目,调理运动系统、消化系统、五官科等。
【穴位定位】
位于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曲池穴下2寸。
【穴位功效】
具有通经活络,清热明目,调理肠胃的作用。多适用于颊肿、口、齿痛、三叉神经痛、喉痹、咽炎、目赤肿痛、腹痛、腰背酸痛、肘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等症。
【操作方法】
用拇指指腹揉按手三里穴2~3分钟,以局部有酸痛感为度。或者用艾条温和灸法灸手三里穴10~20分钟,以出现循经感热传现象为度。
手三里穴主要是调理肿痛,而且以头面肿、上身肿疗效最佳。甭管是眼睛、鼻子,还是嘴、口腔,只要是头面肿,都属于手三里的调理范围。像肠胃功能不好,尤其是胃寒的人,揉手三里的效果会更好。因为大肠经是多气多血之经,是可以补充气血给肠胃的,而胃寒就是胃当中缺血,新鲜血液流不过去了,血总是热的,您如果让血很充沛地流过去,人就不会胃寒了。 手三里也是一个强壮穴,和足三里一样,所以平时如果多揉手三里,就可以增强人的免疫力。也可以调节过敏性鼻炎。
作者 心山育明德
2022-08-22
mcxzy 阅读 28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1:08: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府舍穴的功效与作用是可以缓解治疗腹痛、疝气、积聚、痞块等,润脾之燥、生发脾气。府舍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足厥阴、阴维之会。脏腑中的阴性水液由本穴外出脾经。

  • 生理功能:主消化食物,输布津液,为后天之本,气血升华之源,脾可以统血,使血液循经而行。脾主升清,维持内脏的位置恒定。脾主四肢,肌肉,脾气健运,四肢营养充足,则肌肉丰满,健壮结实,四肢灵活有力。脾其华在唇,脾气健运,口唇红润光泽。脾开窍于口,脾气健旺,食欲旺盛,口味正常。脾在情志中...

  • 用手指按摩手三里穴80次~100次,早晚各1次。手三里穴为大肠经的一个重要穴位,按摩此穴有润化脾燥、生发脾气、调节肠胃功能等作用。 曲池: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用手指按摩曲池穴80次~100次,早晚各1次。曲池穴为大肠经的合穴,具有转化脾土之热,燥化大肠经湿热的作...

  • 2、手三里润化脾燥 位置: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取穴。拔罐功效:润滑脾燥,生发脾气。主治病症:齿痛,喉肿,手腕筋肉疼痛,精神性阳痿等。3、列缺穴宣肺理气 位置: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5寸,当肱绕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拔罐功效:宣肺理气,...

  • 方用猪苓、茯苓、泽泻利小便、导水下行;白术健脾燥湿;桂枝温阳化气以行水,并解在表之邪。 现五苓散为逐内外水饮之首剂,大凡耳鼻喉科疾病表现为耳鼻部水湿停聚,水无所摄,泛溢于肌肉之间,需助脾扶火渗湿者,均可应用。 临床应用时不一定兼有表邪,如急、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实热症状...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