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熬中药不能使用铁锅,如何正确熬中药?

很多人都知道熬中药是不能使用铁锅,铜锅,因为铁锅或铜锅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而是要选用搪瓷锅。不过,相信很多人还不了解如何正确熬中药?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熬中药前的浸泡,中药在煎制前一定要浸泡,这是由于来自绿色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躁品,根据放水浸泡可使药材变松,细胞组织胀大后修复其纯天然情况,煎药时便于绿原酸浸取。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导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钟头。以根,种籽,地下茎,果子类为主导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钟头。

操纵熬中药时间,在刚开始提前准备熬的情况下,早期可以应用走红,把任何的药和水所有都烧开,随后再改成文火渐渐地的煮,那样可以维持一直全是归属于烧开,水份的挥发又不容易太快,这就是熬中药。走红煎至10~1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第2次是操纵在30~40分钟,第3次是在25~30分钟。关键的时间段也不能过长,不然药物的药力也会遭到危害。而实践经验证明,汤药煎制2次可以煎出所含化学成分的80%上下,因此煎药的频次以2次或三次为宜。

先煎后煎分药效,贝类、矿物质类、骨甲类等应先煎。贝类有牡蛎粉、蛤粉等,矿物质类有嵌缝石膏、主龙骨等,骨甲类有鳖甲、龟板等。该类药应先煎10分钟后再放进别的药物。有一些方子规定一味药或几味药后煎,也就是在别的药煎10分钟后再放进药罐。由于有一些药材久煎失效,如钩藤等;有一些药材含有芬芳味,久煎减少药力,如金银花、连翘、香薄荷等。除此之外,有一些药久煎却可以缓解药的毒副作用,如马钱子等。煎药前较好先把药材用温小水泡40分钟,让中药泡透,便于将药中绿原酸大量地煎出。
2022-02-17
要加入适量的水,千万不可以熬糊了,如果糊了就不可以喝了,可能会产生毒性。一定要准备一个砂锅。2022-02-17
最好是使用砂锅,这样熬制出来的中草药药效要更好一些,需要将中草药用水泡好以后再进行熬煮,一定要注意药引的添加。2022-02-17
在熬中药的时候,尽量选择用一些砂锅熬中药比较好,而且这样的话药效会更好一些,也能够避免药效发生改变。2022-02-17
mcxzy 阅读 25 次 更新于 2025-04-15 14:50:1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熬中药是一般选择砂锅、陶瓷瓦罐,因为这样的器皿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熬煮的过程中不会影响药物的合成、分解,影响药效。如果使用铁锅熬中药,在高温条件下,铁锅中的金属离子就会游离出来,与中药中的一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不但有可能会降低药效,严重时还会让人服用后出现药物中毒的情况,所以严禁熬中药...

  • 很多人都知道熬中药是不能使用铁锅,铜锅,因为铁锅或铜锅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而是要选用搪瓷锅。不过,相信很多人还不了解如何正确熬中药?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熬中药前的浸泡,中药在煎制前一定要浸泡,这是由于来自绿色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躁品,根据放水浸泡可使药材变松,细胞组织胀大后...

  • 煎熬中药时确实不能使用铁锅,因为铁离子会与中药中的多种成分产生反应,导致药效降低。历史上,许多医药学家对此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比如,梁代的陶弘景就曾经指出:“温汤勿用铁器”。而明代的李时珍也强调:“煎药并忌铜铁器,宜银器瓦罐。”这是因为铜铁等金属器皿容易与中药的有效...

  • 我们都知道,铁、铜等金属元素的性质较为活泼。在煎煮过程中,这些金属离子如铜离子、铁离子等可能会活跃出现,进而引发许多复杂的化学反应。例如,使用铁锅煎药时,很容易与大黄、何首乌等药材中的鞣质、苷类等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种不溶于水的“鞣酸铁”及其他有害成分,使药液变黑变绿,味道又涩...

  • 值得注意的是,带油垢的铁锅、铝锅以及其他金属器皿在使用时需谨慎。因为油垢中可能含有致癌物质,如3、4苯并芘,这种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长期使用这类器皿煎药,不仅不能保证药效,反而可能引入有害物质,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铁器与药液中的多种成分,如鞣质、油脂、生物碱、蒽醌类...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