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脘和上焦的区别

两者都是身体腹部部位。。上脘是任脉经的腧穴,在腹部正中线上五寸,肚脐到胸剑联合的位置是八寸,取一半就是四寸,再把上面的一半进行四等分,也就取到脐上五寸的位置。
上脘深部主要是肺、胃,因此上脘部对肺病、胃肠、腹部的疾病具有很好的调整作用,可以治疗胃疼、呕吐、呃逆,还有腹胀疾病。同时,上脘的部位具有对神志的调整作用,可以治疗癫痫,包括心、肺及头面部。

上焦是三焦的上部,三焦是六腑之一,除上焦外,还有中焦和下焦。中医理论研究认为上焦处于人体的胸腔部位置,按照解剖学的角度来讲,上焦就是膈肌以上的部位,膈肌以上主要有肺脏和心脏两个重要的脏器,还有颈部以上包括咽喉部、头面部也同属于上焦。
中医认为上焦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主气的升发和宣降,像雾一样,中医也称之为上焦如雾,能够将水谷精微运输至全身各部位,以达到营养全身的目的。上焦能灌溉温润养护全身的脏腑组织,上焦不通容易造成经络淤堵,气血瘀滞,出现高血脂、高血压、颈椎病等。2023-01-15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0:57:2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上脘、中脘、下脘三穴同属任脉,位置相近,都位于胃脘部,但各自的功能略有差异。上脘穴擅长抑制冲逆,主要用于治疗胃失和降导致的上逆呕呃等症状,同时也可用于缓解上焦气机不利的情况。中脘穴则侧重于和胃理气,它不仅能健脾和胃、益气消积,还能调理肝胆脾胃的气机不利。下脘穴则偏于消导通降,有...

  • 上脘:主治胃痛、呃逆、反胃、呕吐、癫狂、咳嗽痰多、黄疸。别称上管(《千金方》),出《灵枢 四时气》中。属于任脉,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处,在腹白线上,深部为肝下缘及胃幽门部;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7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主治胃痛、呃逆、反胃、呕吐、癫狂、咳嗽痰多...

  • 目前中医临床以三焦来区隔人体器官部位。 一、上焦:横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脏、肺脏),和头、面部及上肢等。 二、中焦:横膈以下、肚脐以上的腹部,即从胃的上口(贲门)至胃的下口(幽门),包括脾、胃、肝、胆等。 三、下焦:肚脐以下的小腹部,包括小肠、大肠、肾脏、膀胱等。 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自然科学,而...

  • 上脘、中脘、下脘三穴同属任脉且位置相近,处于中焦胃脘部,都能治疗胃脘部病变,但是功能却同中有异:上脘:偏于抑冲降逆,主要治疗中焦胃失和降所致的上逆呕呃诸症,尚可宽胸利膈,治疗上焦气机不利等症;中脘:重在和胃理气,在健脾和胃、益气消积的同时,主要调理肝胆脾胃气机不利诸症;下脘...

  • 12、上脘中脘下脘三穴同属任脉且位置相近,处于中焦胃脘部,都能治疗胃脘部病变,但是功能却同中有异上脘偏于抑冲降逆,主要治疗中焦胃失和降所致的上逆呕呃诸症,尚可宽胸利膈,治疗上焦气机不利等症中脘重在和胃理气,在健。13、stomachache的读音英 #39st#652m#601ke#618k美 #712st#652m#...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