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个中医小知识:足阳明胃经



每天一个中医小知识:足阳明胃经。
经络循环: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上行鼻根,向下沿鼻外侧目下(承泣),入上齿,环绕口唇,交会承浆,循行过下颌、耳前,沿额角发际,至额颅中部;向下沿颈至锁骨上窝,外行线循行于胸腹第2侧线至气冲部,内行下膈,属胃、络脾;复从胃口起,至气冲部浅出后相合,下循下肢外侧前缘,经膝髌和胫骨外侧前缘,止于第2趾侧端(后兑);分支从膝下3寸到中趾;另一分支从足背至足大趾,连接足太阴脾经。
主要病候:
脏腑病:心悸,癫狂,疟疾,消谷善饥,腹胀,呻吟,呵欠,颜黑,大腹水肿,尿黄,经脉病:鼽衄,汗出,口歪斜,唇疹,颈肿,喉痹,膺、乳、气街、股、膝髌、胫外廉、足跗痛。操作要点:针刺承泣穴应注意角度、深度和刺激强度;胸部穴以斜刺或横刺为主,以免伤及心肺;上腹部穴位不宜在过饱时针刺。不宜过深。
主要治点:
承泣治疗眼病;四白、地合、颊车、下关、头维、内庭、解溪常治疗头面和玉官疾病;梁门、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梁丘和内庭治疗胃肠病,其中天枢具有对便秘和腹泻的双向治疗作用,足三里具有强身保健作用,上巨虚和下巨虚分别主治大肠和小肠病变,梁丘治疗急性胃痛;水道有利水的功能;丰隆为化痰要穴;解溪、内庭、后兑治疗神志病。
2023-05-04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5:02:4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每天一个中医小知识:足阳明胃经。经络循环: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上行鼻根,向下沿鼻外侧目下(承泣),入上齿,环绕口唇,交会承浆,循行过下颌、耳前,沿额角发际,至额颅中部;向下沿颈至锁骨上窝,外行线循行于胸腹第2侧线至气冲部,内行下膈,属胃、络脾;复从胃口起,至气冲部浅出后相合,下...

  • 1.循行部位: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两侧(迎香穴),上行至鼻根部,旁行人跟内角会足太阳膀胱经(睛明穴),向下沿鼻的外侧(承泣、四白),进入上齿龈内,复出绕过口角左右相交于颏唇沟(承浆穴),再向后沿着下颌出大迎穴,沿下领角(颊车穴),上行耳前,经颧弓上行,沿着前发际,到达前额(会神...

  • 胃经是中医十二经络里足阳明胃经的简称,老百姓俗称胃经,足阳明胃经在十二经络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疾病治疗当中也非常重要。起始穴从承泣穴开始,顺着上腹、下腹和腿一直到脚面厉兑穴,一共45个穴分布两侧,加起来是90个穴位。其中很著名的穴位是足三里、上脘、中脘,在老百姓日常生活当中有腹痛...

  • 一、足阳明胃经的精华

  • 另一分支从膝下3寸处(足三里穴)分出,下行入中趾外侧端。又一分支从足背上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胃经的作用功效是比较广泛的,不只是脾胃功能的调节与防治,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胃经上的穴位得到解决。咱们还是先从经典的《内经》看起:在上边的一...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