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疼如何辨证?

咽痛是近期感染 后的常见症状,且不少人因为咽痛剧烈犹如“吞刀子”而痛苦不堪。本文总结了《伤寒论》中以“咽痛”为主症的五大方证,可为大家诊治此类病症作参考!
咽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描述了治疗咽痛为主症的五方证,分别是甘草汤、桔梗汤、苦酒汤、半夏散及汤和猪肤汤,这几个方证的主要症状都是咽痛。
从病性角度来看,症状虽千变万化,总不外阴阳表里间。咽痛症状大多属热证,因此临床中常规的治疗都是清热解毒利咽,但是咽痛并非一定为阳证,阴证亦有咽痛。
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咽痛存在着热证、阳证,也存在着寒证、阴证,对于阳证的咽痛从阳证治疗,清热解毒利咽,对于阴证的咽痛则应从辛温散寒角度治疗。咽痛见于半表半里热或里热时,有《温病条辨》有翘荷汤。寒主收引,寒邪导致疼痛是有麻黄附子细辛汤,甚至四逆汤也有咽痛。
如伤寒论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从疼痛的原因来看,主要有二,不荣则痛或不通则痛。
表证麻黄汤的头项强痛属于不通则痛,所以辛温发汗能够解决表证的疼痛。咽痛大多属于不通则痛,热证气血壅滞导致咽部疼痛,寒证时气机不通同样可以咽痛。
甘草汤与桔梗汤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伤寒论》311条)
以方测证,本条的咽痛属于热证,属阳明病。甘草汤、桔梗汤中的甘草没有特殊说明是炙甘草,故此为生甘草。桂枝汤中是炙甘草,炙甘草有甘温益气、缓中补虚之功效,生甘草则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毒利咽作用,同时还能缓解止痛。
本条虽然冠名为少阴病,但实际上不是少阴病,而是阳明病,也可能是由少阴病因为津液不足而入里化热。
实际上无须纠结此条咽痛是不是由少阴病传变而来,只需关注当前的证,既为阳明病内热的咽痛,就从阳明病入手,以清热解毒治之。
甘草汤方仅一味生甘草二两,桔梗汤在此基础上又加一两桔梗。如热相对比较轻,可用一味生甘草,如果一味生甘草不能解决,再加桔梗。这就是张仲景的治疗思路。能用小承气汤攻下的,就不用大承气汤。能用桂枝汤解表的,就不用麻黄汤,都是一个道理。
因为咽部属于半表半里孔窍部位,咽痛多容易合并半表半里证,如“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故在治疗上,一方面应清热,另一方面还要透散气机。如前面提到的《温病条辨》翘荷汤,“燥气化火,清窍不利者,翘荷汤主之。”
翘荷汤由薄荷、连翘、生甘草、黑栀皮、桔梗、绿豆皮组成。吴鞠通是在桔梗汤的基础上,加入薄荷、连翘、栀子、绿豆皮,增强了清热透散的作用。
近代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治疗热证的咽痛常用小柴胡加桔梗汤,如果热势较重,再加生石膏,即小柴胡加桔梗、生石膏汤来治疗。
苦酒汤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伤寒论》312条)
苦酒汤虽也在少阴病下,但实际上苦酒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的症状与咽喉部位的糜烂溃疡所导致的疼痛、不能发音的症状非常类似。此类咽喉部位疼痛糜烂也并非一定是阳证、热证。
现代耳鼻喉科医生重视观察咽喉部位的色泽是鲜红还是淡白,为临床细辨寒热、分清阴阳提供依据。本方张仲景用的是半夏、鸡子去黄、苦酒。有学者认为本方在于清热解毒消炎,笔者认为从以方测证角度来看,本方主治寒热错杂所致的咽喉肿痛。
《神农本草经》谓:“半夏,味辛平,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半夏味辛,辛开散寒化痰解凝止痛;鸡子去黄,也就是鸡蛋清,其为凉性,清热养阴,在河南很多农村地区,老人在上火咽痛的时候都会直接喝生鸡蛋,起到清热解毒利咽作用;
苦酒,现在认为是醋,酸敛疮面,有清热作用且利于伤口的愈合,苦酒放在鸡蛋壳中用量也不多,综上可见苦酒汤治疗的咽痛属寒热错杂。2023-01-10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4-09-21 13:40:4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