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黄帝内经》,一起来学健康生活“四合理”

“四合理”指的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运动有度和情志有衡,是一套帮助调养免疫力,获得 健康 身体的 养生 方法。

《黄帝内经》中记载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治未病即防止疾病的发生,未病先防重点在于 养生 。中医 养生 讲究“法于自然之道,调理精神情志,保持阴平阳秘”,根植于中华数千年优秀的 养生 文化,无限极提出了“ 养生 固本 健康 人生”的独特 健康 理念,为 社会 大众提供了一套简单易懂、具体可行的“四合理” 养生 方法,更好地满足了现代人对 健康 生活的需求。 养生 固本,养的是“生”,是生命、生存;固的是“本”,是人体内在的生命力。“ 养生 固本”是要做到“正气、阴阳、脏腑的三调养,和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的四合理”。想拥有一个 健康 的身体,成功调养免疫力,就要在生活中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运动有度和情志有衡。

“四合理”指的是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的合理。要想实现 健康 生活“四合理”,就要做到饮食有节:多菜少肉七分饱;起居有常:充足睡眠子午觉;运动有度:每天行走一万步;情志有衡:正面思维心态好。

很多人对 健康 的看法是‘有病治病’,这是在现代的 健康 理念指导下做出的 健康 管理行动。近年来,不少中国古代的医学智慧再度被人们重视,‘治未病’概念迅速被人们所接受。

而今,全球医学发展趋势已经由“重治疗”转变为“重预防”,这与中医的“不治已病治未病”理念高度契合。2016年,发展中医 养生 保健治未病服务被写入《“ 健康 中国2030”规划纲要》。

中华优秀 养生 文化为 健康 中国添砖加瓦,更是解决全球 健康 问题的中国方案。“ 养生 固本 健康 人生”根植于中华优秀 养生 文化,其中包括了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的“四合理”,这为人们 健康 生活方式提供参考。2022-07-10
mcxzy 阅读 32 次 更新于 2025-04-11 14:31:1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四合理”是指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运动有度和情志有衡,这是调养免疫力和获得健康身体的重要养生方法。《黄帝内经》中提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这意味着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更为重要。中医养生强调遵循自然规律,调整精神情志,保持阴阳平衡,这一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国数千年的养生文化...

  • 《黄帝内经》里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三餐均衡搭配,荤素要吃、杂粮也要吃。不挑食,不偏食。酸甜苦辣咸,寒热温凉,都要吃一些,才能保证身体 健康 。四 【起居有常】——日出而起,日落而息——古代没有电,所以人们秉承着日出而起,日落...

  • 另外,就是秋季要做到早卧早起,调整好睡眠时间,否则整天昏昏沉沉,心情也很难明朗起来。除了要心平气和之外,还要做到心神安宁。这就是《黄帝内经》里常说到的:“使志安宁”。这样避免受到一些外部环境变化而导致身体变化。2、别让自己的大脑管得太多 人与动物的区别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高级动物。...

  • 因此,归纳起来,内经的 养生 之道,无非就是上述3个方面:避免过用而内生积聚;养好脾胃,和中而坚固后天之本;调理阴阳而养好精气神。做到了上述3点, 健康 长寿也就在自己手上了。

  • 则莫过于《黄帝内经》。这部中医奠基之作,是中华 养生 智慧的源头,也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人之死于疾病者,气郁居其半, 居其半”……《黄帝内经》里,有太多的真知灼见,即使不学医,...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