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慢谈,慢慢说说针灸的故事

针灸慢谈

针灸大家应该都知道,老百姓认同感也是非常高的,老百姓经常这么说“针灸拔罐病少一半”,所以说针灸也是很受欢迎的,其实好多的疾病针灸都可以治疗的,一个穴位有时候就相当于一味中药,多个穴位配伍在一起就是一个方子。所以说辩证和选择穴位就是非常重要的。

针灸有记载最早出现在 《 黄帝内经 》 ,作者是不详的,介绍的并不是太多了,针灸发扬壮大的是西晋 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学针灸必须要学习这两个名著的,针灸在以后的各个朝代中都会出现医学圣手把针灸的理论和实践补充和精进,即使是现在针灸技术也是不停的在创新和精进。对于先辈的大神咱们不敢造次只有尊敬,感谢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针灸现在老外看了还是都非常的不可思议那么神奇吗?

干了那么久针灸了多少有点心得,我们今天就慢慢聊聊谈谈,中医针灸也是有好多的派系的,每个名家都有他独特的针灸技术的,同样的病也是有不同的穴位组成的,不同的病症也可能会有相同的穴位组成,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就是我们要研究从事针灸必须有自己的一套针灸理念,不能像无头苍蝇一样这法也用那法也用,始终有个治疗根本,比如以传统针灸为主在配合其他的针灸方式。不要盲目地为了见效快乱用这样对病号的机体恢复是没有好处的。

国家这些年对中医越来越重视,建了好多的国医堂振兴中医,针灸也是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在治疗疾病这一块针灸是非常有优势的,举个例子如果落枕其实有时候一针两针就可以很快的治疗好。针灸落枕扎手部的落枕穴效果很好很快,有时候扎下去就立马感觉就没有那么疼了。

针灸的治疗原则肯定是针越少越好,病号疼痛越少越好啊,现在针灸的门派也是很多很多的,都会有自己的绝招,其实不论怎么用都逃不过老祖宗留下的传统针灸,一定要把自己的基本功练扎实了,一定要练到自己扎下去的针不单单是针下去而是你的掌指功力下去。说白了病号不单纯是感觉针扎下去而是我们的指力往下走。不要认为我扎下去了就可以治疗疾病了,不是这样的。举个例子之前我有个徒弟传统的针灸用的时间比较短,有个病号腰突我就把这位病号让徒弟治疗,一个多月之后我就问这位朋友,我说你好了吗还疼吗,他说没有好还是疼,我说你来吧扎完一次之后腰就没有那么疼了,不是说徒弟扎得不好都是一样的穴位,是因为他的时间太短掌指没有功力。

所以一定不要认为我扎进去就可以治疗疾病的,其实没有那么简单的,还是要安安静静的多多练习,不可好高骛远。

还有的病号会说为什么我针灸会感觉身子特别的虚其实这是正常的,针灸在前期是会泄掉人身上的气的但是会慢慢补上来了,这种虚的情况会慢慢的好的所以不要太担心。

我们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时候会经常和西医的大夫有些学术上的分歧,说这话就会产生误会算了不这么说了。我直接说针灸本身的情况吧,针灸在治疗腰突的时候,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症状更重的时候,记住是更重的时候比如你腰突来的时候是疼痛是五个挡的你在治疗过程中会加重到八个挡,这就是有更重的时候,一般疼痛反复三至五天左右,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这就是临床实践所得!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在针灸治疗面瘫的时候,有些人说早期是不能针灸的这样会更加损伤面神经的,其实这样说也对也不对,面瘫最早一周内是可以针灸的,但是针灸的穴位要浅穴位的数量要少,一周之后选择的穴位数量和深度就可以加量了,在一周内如果扎的深会有影响面神经恢复的,一周后可以加上透穴效果会更好!

这些只是我的一点愚见也是在实践中得到的,说得不对望大家见谅!

我是刘阁大夫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2022-07-15
mcxzy 阅读 27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7:22:2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在针灸治疗面瘫的时候,有些人说早期是不能针灸的这样会更加损伤面神经的,其实这样说也对也不对,面瘫最早一周内是可以针灸的,但是针灸的穴位要浅穴位的数量要少,一周之后选择的穴位数量和深度就可以加量了,在一周内如果扎的深会有影响面神经恢复的,一周后可以加上透穴效果会...

  • 1、现在慢慢的变老了,身体真的是大不如从前了,现在我正在做针灸,我觉得针灸看起来挺可怕,但是一点都不疼痛,可以缓解自己身上的疼痛。2、最近我的身体真的非常的疼痛,我正在做针灸,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中医来调理自己的身体,才能让自己身体慢慢的恢复健康。

  • 几位比较敏感的军医注意到了这种情况,经过深入地研究,慢慢得出结论。他们的研究成果后来发展成为今天中医学上独具特色的针灸疗法。据说,这场因箭伤而发展成针灸医术的战役,已经是2600年前的事情了。一个小小的箭伤发展成为今日中医重要医术的针灸,这告诉我们,在生命当中,隐藏着许多大自然想要启示我们...

  • 明代是针灸学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医辈出,针灸理论研究逐渐深化,也出现了大量的针灸专著,如《针灸大全》、《针灸聚英》、《针灸四书》,特别是杨继洲所著的《针灸大成》,汇集了明以前的针灸著作,总结了临床经验,内容丰富,是后世学习针灸的重要参考书,是针灸学术的第三次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 他的每一次进针,都遵循《内经》的精义,轻盈而不失力度,使针灸疗效显著,赢得了“术迈歧黄,著手成春”的赞誉。夏盛医生的医术与人格魅力,共同塑造了他作为“皖江名医”的形象,他的故事,就像一部生动的中医传奇,温暖了无数人的心。在夏盛医生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医的坚韧与智慧,看到了医者的...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