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病能包括温病吗

不是冲分进来的。看了大家的讨论,多少有点心潮澎湃。真的是百家之言,各有重点。楼主这股子专心劲儿我十分佩服,所以也来附和几句。一家之言,若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1、六经病当然包括温病,非但温病,万病都不能跳出六经病的标准。不用怀疑六经有多么特殊,仲景所言六经就是三阴三阳六条经络。六经是六条通道,络表里贯上下,无论内外病变,都可以通过六经看现状、预测发展、指导治疗。——这里有一点不能混淆,仲景是用六经来说理“伤寒”这个病,同样六经还可以用来说理其它病。六经在这里的概念相当于一种说理工具,而非一类疾病或证候群。例如,太阳病:太阳经伤于寒会有什么情况呢?那就是伤寒的太阳证(太阳病);如果是风邪或湿邪等伤于太阳经呢?那就是风、湿的太阳证(伤寒论重点是论六淫之伤的“伤于寒”,其它则要求学者触类旁通<“庶可以见病知源”>,并非说用六经来论述的伤寒就是所有外感病的全部——更贴切地说它是一种可以仿效和旁通的标准)。

2、引申一点:伤寒包括温病吗?回答是肯定的。再问:温病一定属于伤寒吗?回答是否定的。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后来会出现温病派了。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必须要先搞清楚什么是伤寒。我曾经转载过我们的刘大哥、大教授的《思考中医》,这无疑是一部好书,是中医旱季的一瓢甘露,但是我也读到了搞学术研究的人的一些无奈与牵强。该书《第二章 伤寒之意义》对伤寒的涵义的解释,令我大跌眼镜啊!诚然,就抛开仲景《伤寒论》,我们研读中医经典就要有那种思想和读书效果才会有实质性的进步,但是将仲景的《伤寒论》所论的伤寒牵强地去广义狭义区分,实非仲景之意也!

在《伤寒杂病论》卷三的伤寒例第四,仲景明确地指出了:

①为什么伤寒论是侧重论述伤于寒——“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病者,以其最盛杀历之气也”。
②什么是伤寒——三个必备条件:一、“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二、“凡触冒霜露,体中寒”;三、“中而即病者”。有这三条件,“则名伤寒耳”、“谓之伤寒也”。那我们是不是这样来学习和应用仲景先圣留给我们的伤寒论的呢?
③旁敲侧击与之相关的外感病:“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春伤于风,夏必飧泄……”虽然是在说伏气所发之病与的真正病邪之间的联系,然而也进一步说明伤寒之外还有其它外感病“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必发何病,详而取之。”

到了这里,我们应该已经走出了伤寒概念的迷茫,知道了寒邪的厉害、知道了寒邪在特定时候会让人得伤寒病,或者伏于机体发为其它季节的疾病,但与其他季节的时行之气又是有所差别的。更详尽的内容就需要我们多啃书本、多思考领悟了。

3、卫气驱邪,此说不完全正确。卫气当然就是阳气的一种,阳气是什么?阳气是真气的一种,具体下面再说。驱邪的是真气而不是卫气。之所以叫卫气,说明它的特长是抵御而不是驱赶。卫气运行到某经,如果该经真气充实,加之卫气的抵御能力,邪气败退则疾病向愈。

真气是什么?真气=正气=宗气=元气,是人体阴阳二气平秘稳定的生命能源。有人说真气就是阳气,我只能说读书一定要记住理论的核心思想,分离了核心就什么花样都能读出来。真气是一种气,气属于阳这没说错,但真气并非纯阳,至于有些武侠小说或武功秘籍所载的纯阳真气……呵呵,各读各的书,我们学医的只要明白阴阳的关系就够了。

可以这样看,我们人体的真气就是生命力,阴阳二气在某些地方分工了,阳性的部分我们就称为阳气、阴性的部分我们就称为阴气。其中,流行在经脉之外的有保护作用的阳气我们叫做卫气,流行在经脉之内的有濡养作用的阴气我们叫做荣血。

“某经病在某时欲解,除了卫气在此时运行于该经之外,还有什么因素也在影响该经?以少阴经为例说明。”流注,又叫气血流注、真气流注。仲景的年代虽然早远,但已经纳入了本草、内、难精髓并重于历法、流注、经络在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上的关系,“真气不行于经,曰经气绝;不行于腑,曰腑气绝;不行于脏,曰脏气绝”,所以提问中的“因素”,当然就是真气。

真气主宰着人体的生老病死。中医讲的人体,阴阳而已。阴阳所主者,形气而已。形者,身也,气者,真气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邪传某经时,真气内存,邪不可干,自然邪退),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如遇该经真气不至,或真气虚弱,卫阳又不能完全抵抗病邪的进攻,则病邪深入)。卫气流行的同时,还有荣气的流注,荣卫相加才是真气,或许这可以解释滋阴、存津液的问题吧?

4、差不多又要往回说,阐明一个更加炽热争议的话题:温病。在《伤寒论》中,的确已经多次提到了温病治法,以及滋阴、存津液的方药法理,这也说明伤寒并非一定都用阳热之剂、度证施方才是圣贤之旨;再,前面提到的和伤寒论中多处指出的已经很明白告诉我们了一件事:伤寒论重点论述了伤寒的诊治,也论及了伏气致病的诊治,温病作为伤寒伏邪发病的部分也已谆谆教下。——后世的温病学,的确是弥补了伤寒论于温病方面的不足(我也师承于伤寒派,老师教下就是:伤寒已经包含温病),但有一点也是很显眼的,那就是我们只看重了卫气营血理论、清热保津法则与伤寒论解表散寒的对立面,而忽略了它们的共同点和真正差别的所在——共同点:都讨论了温病;差别:伤寒论详述了伤寒伏气引发温病的治法,而温病派主要立论治疗的不仅仅是伤寒伏气所致的温病。

没分清楚的是后人,是温病派的后人,还有步后人后尘的我们。如果要学会中医,本草、内、难、伤寒必不可少(当然还有四大经典的理论源泉:易经)。而要学好中医,一定要走“阴平阳秘”的道路,无论是扶阳还是滋阴,一定要辩病邪、识舌脉、断证候、斩病魔。养阴养阳,古有明训,我等后学,学习的方向、方法一定要拿稳,不然,千古后还是毫无意义的舌战牺牲品……2011-05-11
一、你的问题提的是寒温沟通的问题。
答:
其实寒温是可以融汇贯通的:第一,之所以会产生《伤寒论》以六经分证,温病以卫气营血及三焦分证,只是为了方便于指导临床,从不同角度来进行证候分类而已。其实二者分类的理论基础,均出自中医的解剖、生理和病理学说等基础理论;分类的客观依据,均来源于临床事实,故二者并无根本矛盾。第二,卫气营血辨证是以病机为纲来作证候分类的,这固然是温病学说首创,然卫、气、营、血的病机却并非温病所独有,《伤寒论》中同样讨论了这些病机;如果以营卫来分类太阳主证,则麻黄汤证与桂枝汤证两者相对而言,前者偏重于卫分,后者偏重于营分,这与桑菊饮证偏重于卫分、银翘散偏重于营分有些相类;只是病因有寒热之分而已。
寒温融通的难点在于对表证以及对营分的认识方面同中有异。所以,你如果真想解决你这个中医学术的“大问题”,第一,必须对表证是什么有更深的认识。第二,加深对营分病的认识,如伤寒桂枝汤营卫不和是表证,为什么温病的营分证又是里证?
另外,正如上位同道回答者所说,理论研究一定要能落实到临床运用,不然则失去了理论研究的价值。

二、你解释的内容涉及到了寒温之争(所谓的伤寒派和温病派的斗争)的问题。
答:
争论是人类的天性,其所带来的结果,对时代而言总体无疑会产生推动作用,但对个人而言,只有理性的、知识全面的人才能在争论中分清真理,而让自己得到发展,否则只能是固步自封。所以,当你看到不管是中西医之争,西医内部的理论之争,中医内部的理论之争,甚至其他的,如武术派别之间的争斗时,一定要明白自己有没有素质去分辨出其中的真理,不要盲从附和。以上是我面对任何学术争论时总的观点。
具体到寒温之争,这不是一下可以清楚说明的。有这方面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你如果要想清楚地知道,可以找来研究。但如果你只是想了解,而不是想知道,只是想看看,而不是想研究,我觉得你就不要钻入这种“大问题”。因为你会因此而体会到懂得越多,才发现不懂得更多。这样,你就再也自大不起来了。当然更重要的是,你看问题就能更全面了。所以,中庸者,正是因为知识渊博看问题全面而不“偏”,这是一种因所知很多而明白所不知更多的基础上造就的一种看问题全面而不偏的性格,
虽然寒温之争的具体的内容我不可能一两句话说明白,但你只要抓住”理论指导临床,临床发展理论“这个原则去做,一定能在争论之中辨清是否,找到真理。

三、你解释的内容还包括了“六经愈解时的问题”“卫气和愈解时”“和扶阳是什么”的理论问题。
1、六经病愈解时。
答:这个问题是个有临床意义的问题。在很早就有伤寒论的注家提出这个条文可以发展为“六经得旺时而愈,六经得旺时而剧”,说的是到了各经的旺时,就会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症状痊愈,一种是症状加剧。所以,根据病人症状加重和缓解的规律,就能给疾病的病位诊断提供一种时间依据。比如,发热总在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间加重,这也只能说是病位在太阳,但病因是什么,还是要通过其他症状分析的。何况,时间诊断病位也只是病位诊断方法的一种。
另外,六经旺时和十二经旺时,就我的临床经验,前者在外感以发热为主的疾病上诊断价值更高,后者则在杂病中的诊断价值更好。
2、“卫气和六经愈解时”、“扶阳”
答:你在问题上有一系列的理论命题和推导。命题有三个:一、卫气对六经病愈起决定作用;二、卫气是阳气;三、扶阳就是温补阳气。
看你的字面意思,我个人觉得你对以上三个命题应该采取的是完全赞同的态度,但似乎缺乏一些深入的思考。以我现有的知识,我对以上三个命题的总体观分别是:
一、卫气是否对六经病愈起决定作用,我不清楚,但六经病愈解时的对临床诊断的帮助,我是在临床上运用的(上面已说)。
二、卫气是否是阳气。和你说的一样,我认为卫气是属于阳气的一种。但这句话里面是有很深的学问的。这个学问就是“分类学”。如果不懂“分类学”,学中医就会很容易陷入“阴阳”的理论中不能自拔,而难以做到理论联系临床,从此围着阴阳说一大堆,而到了临床则无从下手。
其实分类每个人每天都在下意识运用,只是自己不清楚罢了。比如你会在超市看到食品和日用品的分类货架,你会把苹果归属于水果,把茄子归属于蔬菜,所以分类其实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当今学科中分类得比交完善的就只有生物学。医学的分类还是比较落后的,虽然落后,但每一次的分类改变,都代表着以疾病更深入的认识,如从慢性肾炎中分出肾病综合征。所以,更合理的、完善的分类代表着人类对世间混杂的万物的认识更深入。
但我们也要知道,分类总是人为的,总是从不同角度出发的。如(去下病房,今晚接着写……)2011-04-29
温病学派想与伤寒学派抗衡,是不可能的,那简直是满纸谬论。卫气营血辩证和三焦辩证都是错误的,杜撰出来的理论,根本没有实践性,你看一看《热病衡正》就知道了。黄元御说的不中庸,但是毕竟还是有道理的。不是说扶阳就有道理,滋阴没道理,而是把这两种方法放到一定的场合下,就有合适不合适之分。真理总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才是真理,出了这个范围就是谬论。滋阴法多是南方人用的,因为那里多温热病,多阴虚者,但是北方就不合适,西南也不合适。六经要扶阳,但也不是不顾阴,对不对?温病滋阴泻火,治法太窄,难成大器。温病也是外感热病,伤寒是外感热病的总称,所以温病必是伤寒。至于在治法上的不同,不是理论上的差别,而是病理上的差别。温病治疗有几个方子?哪里有伤寒论的方子完整而多?过来过去就是滋阴泻火,这样的小打小闹也能与伤寒论抗衡?再说,温病学派的治疗往往不能治好病,只能治轻病,大病不能治,这一点遭到很多有识之士的抨击。什么银翘散,桑菊饮之类的方子,小病可以,大病不行。再说,温病学派不讲六经,这不是离经叛道吗?还有,你的理解恐怕有问题吧?卫气是阳气吗?阳气是祛邪的原动力吗?治六经病就是扶阳吗?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理论?你恐怕读了一些一家之言吧?2011-04-24
1,中庸是儒家的思想,一定是正确的吗?我觉得并不是,古人讲求中庸,做人也力求中庸,但是那些过了的呢,虽然因太刚而折,但是我们还是觉得他们很值得我们学习,比如屈原,文天祥等等。儒家的思想并不是说就错,但是用来被某个人或者某个政党拿来治世,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如果换成是墨家的,我想可能会更好一些,所以,在研究中医的时候,别牵涉太多的儒家思想,古来巫医不分的, 多把医学尤其是中医多结合到那些好像很玄的巫术上,倒是能找到更多的亮点。
2,古人很多都是有着个性的一面,也有我们人性的卑弱,总会以为自己就是对了,胸怀广的可以去学习别人而取长补短,个性太强的或许目中无人,探讨金元四大家之间的关系的时候,我们有时候也应该去分析一下人的心理,这个时候更多的与他们的知识无关,而是他们的为人了,我想到了今天,我们很多人无论取法于刘完素的火热、还是张从正的攻邪、或者李东垣的脾胃,抑或是朱震亨的养阴都有成功的一面,这就说明他们确有我们可学之处可借鉴之处,但是我们也要在学习或者是做学问中抱怀疑态度,不能盲目的全盘取用。楼主说的扶阳滋阴各50%这个又是什么学说呢?假如是阴盛格阳呢?你还要扶阳滋阴吗?还有很多病需要我们抛开本而先治标,因为有个缓急的问题,这个时候还要扶阳滋阴吗?所以,治病不是一个机械式的, 是要辩证去看的。
3,由于上面讲到了一些相关,所以这个问题不多讲,还是要辩证去看,不同的病症不同的治法。
4,楼主说的对,不仅温病学派是实践而来,其他的学派也是同样,这些都是古人在自己的实践中得出的,绝不可能是窝在床上凭空想象的。但是,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每个人的学识的基础不同,影响他对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人,甚至于某个学说的看法或者是立论根据,所以,我们在研究中医文献的时候不仅要学习长处,也要辩证思考,更要取长补短,也要设想古时一些我们现在遇不到的情况去进行思考。
5,中医博大,中医古籍驳杂,很多的一家之言是集合了之前很多家的学说思想,所以,在医学一些立论中也经常会遇到交叉交错的情况,说伤寒包括温病,或者是反驳伤寒包括温病,都有自己的见解,这也是因为我们侧重的思想或者学术基础不同,这不是历史疑案,若找到充足证据就可以结案,这些只要我们去研究他的学术基础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其实我们倒大可不必去像研究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一样非得分清伤寒是否包括了温病,治病救人,我们如果能从哪怕一家之言中找到治病之术,学会妙手良方,我想我们就已经对得起我们自己,也对得起那些给我们留下宝贵的中医财富的古人了。
最后,我想说一点无用的话,中医十级以上未必都是高手,我就是个最差的,十级以下未必都是庸才,这个帽子是会迷惑人的,你的问题我是今天才看见的,因为以前一直忙,总是把推荐给我的问题答完基本就可以了,今天不忙一直看了下来,发现这个问题,共同探讨以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不对的地方,还望指教!2011-05-02
中医,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时间的实践过程中慢慢总结出来的,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不是论是伤寒论还是温病学说,都是以黄帝内经为基础而衍生出来。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对黄帝内经的看法和理解不一样,所以产生了不同的学派。这些不同的学派都在一定时期内对疾病的治疗产生过一定的影响,而并不是空的理论。因为气候变化,地理方位的不同,环境的改变,对疾病和治疗有了新的认识从而又衍生出一些新的理论,但这些新理论都是以黄帝内经作为基础的。
我以我中医的知识来逐条解释下楼主说的:
1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 这个观点我很赞成,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超过了度的范围就会对事物产生影响。过与不及属于量(数量)变,当量变到一定的时候就会发生质(本质)变。
2黄元御说刘河间、朱丹溪等人祸害九州、遗害千古什么的 刘河间是寒凉派,发展了伤寒学说,力倡寒凉治温热。朱丹溪是滋阴派,创立“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论点,强调保护阴气的得要性,确立“滋阴降火”的治则。相应的还有李东垣的脾胃论和张从正的攻邪论(以上四位号称金元四大家)。黄元御的意思是强调整体观念,也可以看成是不能以一种固定的模式来诊断和治疗疾病。
3六经病欲解时 很不错的理论。卫气(阳气)运行到某经时,此经的经气旺盛有利于祛邪外出,这里的卫气要理解为正气(人体的抗病能力 与邪气相对的)。
4温病学派的兴起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暧和人们的生活水平进高,寒邪致病的机率大大降低了。外感六淫中,风燥湿可兼挟寒热,暑和火属于温病的范畴,所以温病学说就应时而生了。
5伤寒和温病学 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伤寒是指一切外感疾病的总称。狭义的伤寒是指感受风寒之邪而产生的一种外感疾病。,《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中“伤寒有五”之伤寒为广义伤寒,五种之中的伤寒为狭义伤寒。伤寒一词自古既有,伤寒论一书只是继承和发展了广义伤寒中的‘中风和伤寒’,温病学一书则是继承和发展了广义伤寒中的‘湿温,热病,温病’而已’'。所以伤寒论和温病学中既有相通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
补:现在的中医学中,有多种辩证的方法 1八纲辩证:即表 里 寒 热 虚 实 阴 阳,是最基础的辩证方法,常渗透于其它的辩证方法方法中。 2气血津液辩证。3脏腑辩证.。4六经辩证:伤寒论中提出的辩证方法 即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劂阴,病变由表逐渐向里传变,有寒热的区别,其中太阳病属外感表证,少阳病属半表半里证,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劂阴病皆属里证。5三焦辩证。6卫气营血辩证 温病学中常用的辩证方法,即卫分证 气分证 营分证 血分证,病变也是由表逐渐向里传变, 只有热证,其中卫分证属外感表热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属里热证。以上的这些辩证方法,常常相互渗透,也就是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诊断和治疗疾病。
建议楼主加强一下中医的基础理论,因为万变不离其中,所有的理论都是从基础中衍生而来的,只是看法和观点不一样,所以才会产生不同的理论。
欢迎楼主提出保贵意见,期待中……2011-05-06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的基石。学中医者,对《伤寒论》不加以研究,治病就漫无目标,用药就没有了标准,疗效也就没有了保证。伤寒论研究透彻了,你的问题都解决了。现在逐条回答你的问题:
1)“六经病欲解”问题 人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自然界的六淫之邪可伤人致病,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又可以对人的机体发生好的影响有助于抗邪,因此六经病欲解都有一定的时间。这里的抗邪是指的人体的正气,而不单指阳气。阳气、阴气其实就是一气,总的来说也就是人的“正气”。这个是《黄帝内经》上论述的。一定要把《黄帝内经》读懂,才能读懂《伤寒论》。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少阴病属于心肾阳气衰少,阴寒内盛之证。子至寅上,大概是23时至次日5时,这个时段属于阳气始生而渐长的阶段。阳生虽不隆盛,但生机活跃,有利于状元阳而除阴寒,故为少阴病欲解时。其余五经病欲解的情况于此相仿,可以类推。
2)伤寒论是广义的伤寒,应该涵盖温病的。这在《难经》里已有叙述:
“五十八难曰:伤寒有几?其脉有变不?
然: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因为伤寒论是根据《难经》写成的,所以对伤寒的分类应该是依照难经的分类方法的。根据《伤寒论》的条文可以看出: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此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此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伤寒论》对太阳病的论述采用总、分的形式:
1、总纲2、太阳中风3、太阳伤寒4、5论病传6、论太阳温病,风温等。可见条文里已有对温病等论述。只是治疗放在阳明病篇,以免与太阳病治疗方法相混。
3)近千年来注解伤寒论的书籍不下千部,都对《伤寒论》进行了不同的探讨,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也不乏以己之见,攻击别人的说法,都属于目孔之见,但总的原则为解释《伤寒论》一定要根据《黄帝内经》《灵枢经》《难经》《神农本草经》这几部书,因为《伤寒论》的撰著理论来源就是这几部书。
4)至于后世的一些医书,比起《伤寒论》来已经是离道太远了。医学三字经说“医之始 本岐黄 灵枢作 素问详 难经出 更洋洋 越汉季 有南阳 六经辨 圣道彰   伤寒着 金匮藏 垂方法 立津梁.....”对后世一些学者著书立说“数子着 各一长 揆诸古 亦荒唐 长沙室 尚徬徨 ”这是陈修园对医学源流的评判,可以参考!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可以在线交流!2011-05-10
古人的思想与技术已经腐朽啦。
1,那个时候从云南到北京的历时要几个月,即使是日夜兼程跑死马的速度送杨梅、芋头也得一个月时间,现在谁能接受得了?
中国百亿富豪二百多人,以中庸思想能成功么?还有现代战争和奥运竞技,中庸之道难成大器。
2,做人做事要有目标。对要登月探险之人,用古代的腿式工具能行么?对要解脱病患之人,像脑瘫、植物人之类,那张仲景、李时珍都没辙呀?但鄙人略施小计可成。
中医理论研究明白的人都是不懂装懂,中医科学实际是探索和发展出来的,每一人都是继往开来的使者,但得有建树。
3,中医理论象中国四大发明已成为陈糠烂谷不实用了,后代人不继承、不发扬还能好么?中医理论研究透了不是中医而是很多个谜面,因它太宝贵了古人绝不会直接传给别人。
中国古代的很多手艺都是单传,在武林中有徒弟几个、几十个也只传一个。哪像西方技术买本书、或进图书馆就全明白了?
4,中医的上乘应用并非是医理,而是阴阳五行的道理,现有的阴阳学家都搞不清楚,中医的渊源其实是被统摄于道德和宗教之下。
要完全彻底地为人解除疾苦得综合地分析、判断原因,象射击一样打不中就是存在错误。比如严重气血病得用调五行、调星煞去解。
5,中医书籍都有很大的错误,有水平低错误、有故意隐晦错误,现代书籍同样有别字错误与理论错误。读者不能明辨是非为智能有缺陷。
你的主要问题应该是虚实补泻之理吧?给你透露一个玄机:没有泻只有补。比如五脏的分值是1、2、3、4、5,补1、2、3、4变为6、7、8、9,5未得到补益就是最弱的了。2011-05-10
你好,我不是什么高手,只是看了楼上田某写的,兴起所以来补充两句,我所认识的跟他有相似之处。

首先,我们先弄清什么是“经方”?我认为经方即经典之方,什么叫经典?是不是只有伤寒论里的方子才叫经典?

我的理解是:经方是针对所有具备十二条正经的人类所制定的方子,是”绝对“方,所以叫经典。经方不过三,经典之方就是绝对的方子,无论因时因地因人,不管大病小病,只要你是按照六经体系来辩正确了,肯定会有效,而且这个效果必定在三剂之内起效!如果没效,是医者的识证问题。经方的绝对是在于它组方严密,不可随便加减,一旦加减就有可能破坏这个绝对的命中率,但是也不可以完全不加减,还是要因时因人因地制宜而加减。这个经典的绝对方子,是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做指引的,这个体系就是六经辩证,六经为纲,证为纬。比如太阳中风证,太阳病为纲,中风证为目,像是派信一样,将信派到太阳这条街,中风证这个门牌号里去,就能用经方这个箭矢命中箭靶。中医讲求辩证其实就是一种”概率“,你的辩证越准,概率越高,命中越高,效果越好,所以让10个中医开方,也许都有效,但是肯定效果有高有低,经方就是占据在概率很高的位置,甚至可以说是最高的位置,才能做到药不过三。因此你所说的古人崇古尊经的思想,崇古尊经就是因为明白这个”经典“的”绝对“之含义啊!然而,除了这个伤寒论里的方子,当然也还有别的方子可以被列为”绝对的方子“,前提是它能像经典方子一样,组方严密、用药数量一般不多、并且疗效很好,才算是”绝对“之方。既然经方是”绝对“,那么当然天下之病都可以用,当然也包括温病了,所以温病隶属于伤寒,只是温病是根据伤寒的体系来三因制宜而已。这是我的理解。

有人说温病学和伤寒论是互补关系,我是不认同的,多数讲这话的人是搞温病的,多数都还没弄清楚经典到底意味什么。我觉得温病是因时因人因地制宜而制裁的。别的不说,就以临床疗效做标准,他们的方子用在”温病“上面效果是很好,除了温病以外,其他的病疗效都很差,就算有效,停药了又复发,或者要吃很长的时间才能有点效。这样还能和伤寒论堪称互补吗?

另外你说黄元御批判金元四大家,是违背中庸的思想,楼主说得对,中庸思想很重要,但是可别把整体观念给丢失了。我认为黄元御批判,是因为他发现他生活的时代是不适宜用金元四大家那一些方子来治疗,古代的医家为了让突出、强调自己的想法,难免会用比较绝对的词语,甚至批判,我们没有必要去否认他,只要知道这背后的意义便可。

还有楼主所说的”扶阳滋阴该各占50%才合中庸之道”,我认为这个楼主所定义的中庸太绝对了,反而一点也不中庸了。我觉得现在我们生活的时代,大部分阳虚的人比比皆是,可能跟饮食、居住有关,也跟西医滥用抗生素等西药有关,导致现在很多能士兴起说要扶阳,并非没有道理。当然,也会有阴虚的。

至于温病学派兴起必有其道理,我上面已经讲了,就是因为因时因人因地制宜嘛,但是并不能因此而认为伤寒论的方子在当时不可运用。

还有田某所提到的治病不等于扶阳,我是绝对赞同的,理我是说不清的,但是我觉得人体是一个高级智慧结晶体,哪里有问题它就那里调整,不是单个个体(阳气)在调整,阴阳不可分,阴阳在一起参与调整的,不可尊其一二忘其二,这是整体思想啊,不可忘!而楼主和田某所说的阳气恐怕有很大不同,我认为楼主说的卫气驱邪是只看到了这个调整的一小部分,而田某所言的乃整体的阴阳,也许田某只是不希望楼主管中窥豹而已,希望楼主早日拨开云雾。郝万山先生说的理都只是帮助初学者理解而已,但是学者不可把它对号入座,以偏概全啊,还是那句,整体思想不可忘了。2011-05-02
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4-10-05 23:21: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