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经—人体的气血生化之源

水谷经口达于胃,在胃的受纳、腐熟作用下转为食糜,食糜经脾的运化转为水谷精微,运往全身各脏腑,营养全身;入心则化为血,入肺则化为气,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古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下面给大家分享这条经脉的几个“隐世高人”
【概述】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沿胸、腹、胫骨外侧达于第2足趾外侧端(厉兑穴)。胃经有毛病,人体经常会出现以下症状:高热、出汗、脖子肿、咽喉痛、牙痛、流鼻血等经络症;胃痛、胃胀、消化不良、呕吐、反胃、肠鸣腹胀等脏腑病。
【重要穴位】
1、内庭穴:泄胃火。
2、足三里穴:人体的保健要穴,人体的“长生穴”
3、丰隆穴:“痰多宜向丰隆寻”,可以去除痰湿。
【保养】 :胃经位于人体正面,从头到脚的一条经络。对于胃经,可采取拍打刺激的方式梳理经络气血,脸上重点穴位可采用食指或中指揉按1分钟,掌握拍打力度,腿部可适当加重。辰时(7:00-9:00)吃早餐,补充能量肠胃安。人体在此时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物,如小米粥、燕麦片等。饭后1小时循按胃经可以启动人体的经络系统,以调节人体的胃肠功能。
【禁忌】 :过于燥热的食物容易引起胃火炽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但也要尽量避免胃寒,以免影响保养效果。
2022-08-25
mcxzy 阅读 24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6:34:5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黄帝内经》中提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食物经阳明经脉接收并转化成水谷精微,这个过程产生气血。脾胃功能强健,气血便充足;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减退,气血来源不足。气血生成与脾胃关系密切,但需要经脉通畅,才能将气血输送到全身。经脉堵塞,...

  • 水谷经口达于胃,在胃的受纳、腐熟作用下转为食糜,食糜经脾的运化转为水谷精微,运往全身各脏腑,营养全身;入心则化为血,入肺则化为气,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古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下面给大家分享这条经脉的几个“隐世高人”【概述】 :足阳...

  • 黄帝内经讲的很清楚,胃经主血。就是说胃是气血生化的源头,是我们的后天之本。人活着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物质都要依靠胃腐熟,然后经过脾来将全部精华上输给心肺等脏器。所以脾在《黄帝内经》中被称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脾需要了解四方的情况,知道各个脏腑对气血的需要...

  • 中医对脾胃的认识 脾胃是指脾经和胃经。中医认为:脾胃五行属土,属于中焦,为「 ”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盛衰有无,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存亡,可见脾胃的重要性了。人从出生之后成长需要大量的能量,而这些能量都是要通过饮食而来,但是饮食必须要由脾胃共同工作才能转化为气血能量。

  • [定位] 在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旁开2寸。[主要功效] 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月经不调。脾胃为人后天成长之根本,为人体气血生化之源,时常自行按摩或艾灸这几个穴位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强健脾胃,延年益寿。以上论述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有不足或不同意见之处请多指正。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