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辨证多汗症的?

中医取双手的合谷穴用十五厘米的毫针快速进入五至七分深度,留针十五到三十分钟,留针时期悄悄撵转毫针三到四次,以加强针感,每日一次,连用五到八次。同法,足多汗者取足部三阴交穴进行针刺,进针深度约为一寸左右。

取明矾三十克,干姜五到七片,将以上两味中药用适量水煎熬半个小时以后,取汁去渣,趁温把手足浸入药液中,在浸泡的过程中可在药液中不断掺加温开水,以坚持药液的温度,每晚睡前浸泡一次,每次浸泡二十分钟,接连使用四到八次。2019-12-28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5:18:4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认为多汗症多由肺卫不固、阳气亏虚、阴虚火旺、邪正相争、湿热薰蒸等因素引起。治疗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辨证施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热则清之,寒则温之。肺卫不固证,表现为汗出恶风,稍劳即多,易感冒,精神疲乏,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疗宜益气固表,主方为玉屏风散,...

  • 多汗症就是指身体局部或者全身皮肤出汗明显增多,就可以叫多汗症。对于多汗症的认识,可以从中医和西医两个角度。首先,从中医角度,所谓的多汗可以理解为中气不足。导致中气固摄无力,汗液大量分泌,水分脱失。这种情况可以口服补中益气丸,针对性进行补充。中气不足以后,还可以配合玉屏风散,收缩毛孔,...

  • 风邪为患,则多汗而肌肤时痒;湿热为患,汗出色黄,或伴臭味;寒邪为患,肌肤青紫,冷汗外溢,或经脉收束,少汗、无汗;燥邪为患,肌肤无汗,干燥粗糙,甚则甲错;热邪为患,腠理开张,汗出蒸蒸;气血瘀滞,玄府不通,则少汗或无汗;秽浊为患,则汗出臭秽,或黄或粘。 (三)脏腑经络辨证 前人对于汗与脏腑的内在联系,多局...

  • 多汗症的病理,中医认为大都是肺卫不固、阳气亏虚、阴虚火旺、或邪正相争、湿热薰蒸所致。治疗当分虚实,辨其寒热。根据虚者补之,实者泄之,热者清之、寒者温之的原则施治。多汗症中医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1、肺卫不固证 证候: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

  • 多汗症的病理,中医认为大多都是肺胃不固、阳气亏虚、阴虚火旺或邪正相争、湿热熏蒸。治疗当分虚实,辨其寒热。根据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热着清之,寒者温之的原则施治。多汗的中医具体治疗方法如下:1肺卫不固症 症候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细。治...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