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能喝中药吗?中药该怎样正确的喝?

空腹是可以喝中药的,吸收会比较好的,但是坏处就是对肠胃刺激性比较大,如果肠胃本身就不是很好的话,那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腹泻,腹胀,恶心呕吐之类的病情。如果你肠胃很好的话,可以空腹喝,如果你肠胃不好,那么可以在饭后喝减少刺激性。

中药汤剂,与中药其他剂型相比较,具有疗效快,易吸收的优势,服用起来也有一些讲究。中药汤剂通常宜温服,一般在饭后半小时或一小时后服用,每天2次,早晚各1次;或每天3次,早、午、晚各服1次,每次是150毫升至200毫升。但有些汤药根据治疗疾病的需要,服药时间也不同。
空腹喝中药是中药的一种服用方法。有的药是需要空腹服的。对于需要空腹服的药,空腹服是有好处的。对于不需要空腹服药的药物,空腹服药反而对身体不好。
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用于治疗肝肾虚症和肠胃病,以及腰以下疾病的药均宜餐前服。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性容易下达,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粘膜接触,较快地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用于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或因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的药,或毒性较大的药,均宜在饭后服用,以免吸收太快而发生副作用。即在两餐之间服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常用于治疗脾胃病。
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以及有积滞、胸膈病等,用药后应仰卧;有心、口、耳病等,服药后宜去枕而卧;有左右两肋病症时,服药后应按药性的升降作用选择睡姿,如药性升发,应择健康部位侧卧,如药性沉降,应择患病部位侧卧。

一般解表的中药,也就是治疗感冒的中药,要求喝完之后,喝完中药之后,再来1碗小米粥,可以帮助发汗,出汗就可以把体内的邪毒带出体外,病也就好了,没有规定什么时候喝,早中晚都行;如果是补益类的中药,多选择早晚空腹服用,可以帮助吸收;如果是安神类的药物,尽量在睡前服用;如果是寒凉的药,一般对胃肠刺激较大,应该选择饭后半个小时服用,这样可以减缓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2022-03-14
可以空腹服用,大多数中药汤剂均在饭前1小时服用。对疾病性质的不同、部位的不同及药物治疗作用的不同,在临床上具体的不用时间,应该结合患者自身情况以及所选用的药物确定,使药物发挥它最大的治疗效果2022-03-14
正常情况下,我们在吃药的时候就应该是饭后吃药,这样的话对肠胃的刺激会比较小一些,中药也应该饭后喝。2022-03-14
我认为当然不可以,在喝中药前应该先吃一点面食来打理,这样喝中药才不会伤胃。2022-03-14
mcxzy 阅读 6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2:09: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对于具有滋补作用的汤药,适合在早晨空腹时服用,这样可以更好地吸收药效。此外,驱虫药和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应在空腹时服用,以便药物迅速进入肠道并发挥最大效果。泻下作用的汤药同样遵循这一原则。喝中药的最佳时间因病情和药物性质而异。一般来说,饭前服用有助于药性下达,适用于治疗肝肾虚损或腰以...

  • 空腹是可以喝中药,它的吸收比较好,但是有一个坏处就是对肠胃的刺激性非常大。本身肠胃都很脆弱,当出现喝中药有一种恶心腹泻之类的现象,就是肠胃已经受到了影响。所以不建议大家在空腹的时候喝中药,应该在饭后喝,这样也会减少刺激性,能够提高身体免疫。本身中药的汤剂和其他的药会有明显的区别,比较...

  • 3、餐间服:即在两餐之间服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治疗脾胃病的药宜餐间服。4、空腹服:具有滋补作用的汤药,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5、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如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等。6、隔夜服:主要是指驱虫药,睡前服1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1次,以...

  • 空腹是可以喝中药的,吸收会比较好的,但是坏处就是对肠胃刺激性比较大,如果肠胃本身就不是很好的话,那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腹泻,腹胀,恶心呕吐之类的病情。如果你肠胃很好的话,可以空腹喝,如果你肠胃不好,那么可以在饭后喝减少刺激性。中药汤剂,与中药其他剂型相比较,具有疗效快,易吸收的优势,...

  • 如果病在胸腹以下,胃、肝、肾等脏器疾病,宜饭前服药,这样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如治湿热黄疸的“茵陈五苓散”,饭前服用可提高药物的吸收率,增强健脾利湿的作用;补益药也宜饭前服用,以利吸收;润肠通便药空腹服用,利于清除肠胃积滞。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药,其时...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