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腑气滞证的针灸疗法是怎样的?

[取穴]中脘、肓俞、足三里、内关、盲俞、行间。内关乃心包经络穴,别走三焦经,也是八脉交会穴中阴维脉之会穴。古人有“一切内证开内关”之说,本穴可镇静镇痛,理气和胃。行间疏肝理气,配上述诸穴凑效甚著。
[处方]中脘、肓俞、足三里、内关、行间。
[做法]中脘、足三里为一组。内关、肓俞、行间为一组。每日一组交替应用,7~10天为1疗程。行间在出针时摇大大孔,迅速出针,不按针孔。其余穴位在出针时缓慢出针,急按针孔,揉按片刻。
2019-12-28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05 20:18:3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交替应用,7~10天为1疗程。行间在出针时摇大大孔,迅速出针,不按针孔。其余穴位在出针时缓慢出针,急按针孔,揉按片刻。

  •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温服。【针灸疗法】[取穴]中脘、肓俞、足三里、内关、盲俞、行间。内关乃心包经络穴,别走三焦经,也是八脉交会穴中阴维脉之会穴。古人有“一切内证开内关”之说,本穴可镇静镇痛,理气和胃。行间疏肝理气,配上述诸穴凑效甚著。[处方]中脘、肓俞、足三里、内关、行...

  • [做法]脾胃虚弱者用补法,章门、足三里可加灸法;肝气犯胃则用平补平泻法。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5日。十二指肠炎 [主穴]脾俞、胃俞、肝俞。[配穴]气滞者,加太冲;水湿停留,加丰隆。[做法]实证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虚证用补法,虚寒证可配合灸疗。视病情每日1~2次...

  • 取穴:胃三针[1]即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神阙 中脘为胃的募穴,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与任脉交汇穴是治疗胃腑疾患的要穴。足三里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是调理胃肠的常用穴位。内关通阴维脉与之合于胃心胸,也可治疗胃部疾患。胃俞为背腧穴主治胃中寒胀[2].针刺用泻法,多用艾灸法在中脘穴及神阙...

  •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方剂]和胃汤:柴胡、炒白芍、枳实、甘草、香附、川楝子、郁金、乌药、元胡、绿萼梅。[用法]加减:胃酸多者加乌骨、煅瓦楞子、减去绿萼梅;胃部灼热者加栀子、川连;不思饮食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