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犯肠胃证的针灸疗法是怎样的?

[取穴]中脘为胃之募穴,又为小肠、三焦、任脉之会穴,也是八会穴中的腑会穴,通治一切胃病及脘腹疼痛。肓俞系肾经和冲脉之会穴,可治腹中切痛及腹部胀满,配中脘见效更彰。天枢为胃经及大肠经募穴,是治胃肠病之要穴,能调中和胃,理气止痛,配中脘效著。足三里是治肚腹痛之总穴,故有“肚腹三里留”之说。能强健脾胃,温中散寒,消胀止痛。
[处方]中脘、肓俞、天枢、足三里。
[做法]先针中脘、肓俞可立止疼痛,再针足三里、天枢留针15分钟(不可过长)。每5分钟轻缓行针一次,出针时缓慢捻转出针,即按针孔,揉按片刻。针后可艾卷温和灸中脘穴10分钟,每隔一日针灸一次,7~10次为1疗程。
2019-12-28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5 20:15:5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做法]先针中脘、肓俞可立止疼痛,再针足三里、天枢留针15分钟(不可过长)。每5分钟轻缓行针一次,出针时缓慢捻转出针,即按针孔,揉按片刻。针后可艾卷温和灸中脘穴10分钟,每隔一日针灸一次,7~10次为1疗程。

  • [做法]实证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虚证用补法,虚寒证可配合灸疗。视病情每日l~2次或隔日治疗1次,每次留针15~30分钟,可间歇运针1~2次,4周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5日。胃下垂 [主穴]中脘、内关、太冲、公孙。[配穴]痛甚,加梁丘、足三里;便秘,加大横、支沟;呕吐,加内庭;反酸,加肝俞、大...

  • [做法]实证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虚证用补法,虚寒证可配合灸疗。视病情每日l~2次或隔日治疗1次,每次留针15~30分钟,可间歇运针1~2次,4周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5日。胃下垂 [主穴]中脘、内关、太冲、公孙。[配穴]痛甚,加梁丘、足三里;便秘,加大横、支沟;呕吐,加内庭;反酸,加肝俞、大...

  • 取穴:足三里、三阴交、脾俞、阳关、中髎。方法:每次取2~3个穴,留针15分钟,手法同上。(2)气功疗法 揉腹功、大便气通导引功。4、血虚:用食疗、耳针疗法。(1)食疗法:蜂蜜5匙、香油1匙,开水冲服。(2)耳针疗法 取穴:大肠、直肠下段、肝、心穴。方法:王不留行籽压迫,每周更换1次。5、寒秘...

  •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桂枝、生姜、芍药、炙甘草、饴糖、大枣。 其他疗法 针灸疗法 1、针刺:内关,中脘,足三里。适用于各种胃痛。实证用泻法,虚痛用补法。 2、艾灸:中脘,足三里,神厥。适用于虚寒性胃痛。 转归预后 胃痛可衍生变证,如胃热炽盛,迫血妄行;或瘀血阻滞,...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