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阴脾经针灸有哪些功效?

足太阴脾经中最常用的有:①隐白。在足趾爪甲角的内侧约1分许取之。
主治吐泻、月经过多、惊风、癫狂。针1~2分;灸2~3壮。
②公孙。在第一跖骨头后1寸。
主治胃脘痛、腹痛。针5分;灸3~5壮。
③三阴交。在足内踝上3寸。
主治月经过多、遗精、早泄、遗尿及消化不良、胃脘痛。针5~8分;灸5~10壮。孕妇忌针。
④阳陵泉。把腿伸直,从胫骨头内侧凹陷处取之。
主治遗精、遗尿、水肿、腰腿痛。针5分。
手少阴心经
从心脏出胸腔,经腋窝,再沿上臂内侧后缘,沿小指内侧到尖端。本经共有少海、通里、神门等9个穴位。其中最常用的有:①少海。屈肘,手掌向上,在肘窝横纹内侧尽头处。
主治心痛、呕吐、手臂麻木。针5~8分;灸3~5壮。
②通里。在腕后尺侧向上约1寸处。
主治心跳、失音、肘臂内侧痛。针3分;灸3壮。
③神门。在腕后尺侧豆骨的上缘。
主治心跳、心烦、心痛、健忘、失眠。针3分;灸3壮。
2020-01-02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4-16 20:32:0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针灸三阴交,在临床上可治疗多种疾病,常见疾病如下:1、脾胃虚弱证:如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证。2、生殖、泌尿系统疾患:如月经不调、带下、崩漏、阴挺、经闭、痛经、不孕、滞产、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小便不利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3、其它疾病:如心悸、失眠、高血压、下肢痿痹以及阴虚诸证...

  • 太虚穴位于人体的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此穴具有健脾和胃、行气活血的功效,通常用于治疗脾胃不和、腹胀肠鸣、消化不良、痢疾、腹泻等症状。同时,由于它位于足太阴脾经上,还可以调理脾经气血,治疗脾虚引起的下肢痿痹、黄疸、小便不利、水肿等症状。总之,太虚...

  • 足少阴,足厥阴三经之交会穴,又是回阳九针穴之一,针灸该穴具有补脾胃,助运化,利水湿疏下焦,理肝肾,通气滞,调血室,理精宫通经络,祛风湿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病症如脾胃虚弱,消化不利,脘腹肿满,肠鸣泄泻诸症;

  • 1、健脾和胃:对于因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影响乳汁分泌,导致乳络不通的女性,或者有腹胀、腹泻、消化不良、便秘、胃脘痛等胃肠不适者,可以按揉或者针灸三阴交;2、调补肝肾:对于梦遗症、小便不畅、痛经等疾病,通常是肾元亏损或肝气郁滞导致,按揉、针灸三阴交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3、养脑安神:对于...

  • 足太阴脾经中最常用的有:①隐白。在足趾爪甲角的内侧约1分许取之。主治吐泻、月经过多、惊风、癫狂。针1~2分;灸2~3壮。②公孙。在第一跖骨头后1寸。主治胃脘痛、腹痛。针5分;灸3~5壮。③三阴交。在足内踝上3寸。主治月经过多、遗精、早泄、遗尿及消化不良、胃脘痛。针5~8...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