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甲乙经》最先记载了哪一条经脉本经的五输穴

井穴。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重要腧穴,从指、趾末端起始,依次为井穴、荥穴、输穴、经穴、合穴,总称为五输穴。五输穴首先见于《灵枢·本输》,载有十一条经脉的五输穴名称,唯缺手少阴五穴,至皇甫谧著《甲乙经》,五输穴方始完备(五输穴见表),五输穴以井、荥、输、经、合的顺序排列,意指脉气自四肢末端开始向上流。2023-01-01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6 20:25:5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五输穴首先见于《灵枢·本输》,载有十一条经脉的五输穴名称,唯缺手少阴五穴,至皇甫谧著《甲乙经》,五输穴方始完备(五输穴见表),五输穴以井、荥、输、经、合的顺序排列,意指脉气自四肢末端开始向上流。

  • 三国之后的魏晋时期,西晋医学家皇甫谧搜求古典医籍,遥宗古人妙术,除著有《依诸方撰》等之外,主要有《针灸甲乙经》12卷,作为第一部针灸学专著流传后世,在我国医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针灸甲乙经》是一部汇编性著作,它是根据《黄帝内经•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3部...

  • 通过对比研究仓公的传记,我们可以发现其医学知识主要源于《素问》,《素问》以其精细的疾病论述和对经脉理论的深入探讨而闻名,但九卷本的内容晦涩难懂,不易理解。此外,还有《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一书,它记载了黄帝与岐伯的医疗智慧。这三部著作虽然都围绕针灸主题,但内容重复且不统一。在我个人的经历...

  • 在古代医学文献中,"筋缩"是一个重要的针灸经穴名称。根据晋代皇甫谧所著的《针灸甲乙经》卷三记载,筋缩位于第九椎节下方。此穴位属于督脉,通过俯身可以找到它的具 置。针灸时,针应刺入五分深,而灸法则需灸三壮。在针灸治疗中,筋缩穴主要用于调理督脉气血,对于腰背部疼痛、脊椎疾病等病症有显著...

  • 《针灸甲乙经白话精解》是将《素问》与《灵枢》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结出各类疾病病因、病机、治则,并详细记载《明堂》中的腧穴、针法、灸法等内容,贯穿了三部中医经典理论与实践的著作。全书共分为12卷,被誉为最早的、最权威的针灸学经典,全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这本书...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