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所谓“肝胆湿热”是怎么引起的

何谓肝胆湿热
主证:胁肋满闷,口苦纳呆,呕恶腹胀,大便不调,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或身目发黄,或寒热往来,或阴囊湿疹,或睾丸肿胀热痛,或带下黄臭,外阴搔痒等。
辩证:多为感受湿热之邪;或嗜酒肥甘,化生湿热;或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湿郁化热,湿热蕴结肝胆所致。
湿热相蒸,蕴于肝胆,肝胆疏泄失常,故胁肋满闷,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胆气上溢则口苦;湿热郁阻,脾胃升降失司,故纳呆呕恶腹胀,大便不调;湿热薰蒸肝胆,胆液外泻而发黄疸,邪居少阳,故见寒热往来;湿热下注,故尿短赤,阴囊湿疹,睾丸肿胀热痛,妇女则带下黄臭,外阴搔痒。
治法:利湿清热,清肝利胆。
方药:湿重——菌陈五苓散;热重——龙胆泻肝汤。
黄芩,大黄,枳壳,菌陈,金钱草,龙胆草,黄连等。
如何治疗:
治法:利湿清热,清肝利胆。
方药:湿重——菌陈五苓散;热重——龙胆泻肝汤。
黄芩,大黄,枳壳,菌陈,金钱草,龙胆草,黄连等。2020-05-03
mcxzy 阅读 5 次 更新于 2025-04-10 20:57:5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这些症状的产生可能是因为人体受到湿热邪气的侵袭,或者是过度食用油腻、甜食导致体内湿热内生,或是脾胃功能失调,湿气在体内积聚并转化为热,进而湿热积聚在肝胆部位所致。湿热之邪在体内聚集,影响肝胆的正常功能,导致胁肋部胀满不适、舌苔黄色湿润、脉象弦滑数等症状。湿热上逆,引起口苦;湿热阻碍脾胃的...

  • 1、肝胆湿热症状中医认为,肝胆湿热证是指由于湿热蕴结肝胆,疏泄功能失职所表现的症候。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偏嗜肥甘油腻,酿湿生热,或脾胃失健,湿邪内生,郁而化热所致。由于肝胆位于中焦,故在三焦辩证中属中焦辩证范畴。肝胆湿热的症状主要是以湿热为主,比如肋疼或胀痛、眼睛黄、尿黄、身体黄、...

  • 肝胆湿热日常生活中常见,通常造成肝胆湿热的原因,大多数是由于外感湿热之邪等因素而造成的。常因脾虚水湿内或受湿热之邪,日久则化热,或长期过度摄入甘肥厚味的食物,导致生湿助热,肝胆功能因此而受到影响。通俗来说主要就是因为饮食不合理及不规律、外感湿热之邪和脾胃虚弱导致。比如经常吸烟喝酒,摄...

  • 肝胆湿热是由于湿热之邪蕴结于肝胆所引起的病症,多因外界湿热侵袭或体内湿邪内生,长时间郁积最终转化为热邪所致。这种病症常见于中医临床实践中,其治疗原则主要是清除并疏导肝胆部位的湿热。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上,建议避免过多摄入油腻、辛辣和甜腻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肝胆湿热的症状。同时,增加...

  • 肝经湿热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疾病,又称为肝胆湿热。它的主要症状包括口苦口干、腹胀便秘、黄疸等。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若肝气郁结,就会影响胆汁的排泄,导致湿热内盛。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是导致肝经湿热的重要原因。若能及早发现并及时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在中医理论中,湿热是由于...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