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前后艾灸的好处 立春后艾灸适合灸什么穴位

艾灸是很多人会选择的一种中医养生方式,可以帮助身体,让我们更健康。立春前后艾灸的好处有什么好处呢?立春后艾灸适合灸什么穴位?一起了解吧。
立春后艾灸的好处 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4、温阳补虚,补中益气。
5、回阳救逆。
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
立春前后艾灸适合的穴位 海穴 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肓的原穴。
曲池 手阳明大肠经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
曲池,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配合谷、外关等治疗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配合谷、血海等治疗荨麻疹;配肩髃、外关等治疗上肢痿痹。
太冲 中老年朋友若发现四肢无力、经常抽筋,不妨用艾灸“太冲穴”的方法来补肝气。“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也是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每天艾灸它20分钟能养肝护肝。而每天有意识地用力重复抓握动作也能起到补肝作用。
“太冲穴”也是著名的消气穴。大家在生气时最好不要用艾灸的方法刺激“太冲穴”,而是要用点按推揉的方式来排泄肝气。
“太冲穴”的位置大致在第一、二脚趾之间缝纹向上两横指处。
对于肝火旺盛、脾气暴躁的人,可到药店买夏枯草、桑叶和菊花,先将夏枯草12克与桑叶10克用水浸泡半小时,再煮半小时,最后加入菊花10克煮上几分钟趁热代茶饮,也有祛火的功效。
立春艾灸的5个禁忌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2022-06-29
mcxzy 阅读 112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4:48:4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6. 立春艾灸还可选取督脉的大椎、命门,任脉的中脘、神阙等穴,常常艾灸也能很好地培壮元阳以扶助正气,提高机体的免疫力。7.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意思是说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

  • 艾灸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使人体内部环境和谐。艾灸的作用与每个人的体质或取血有关。艾蒿或艾叶本身具有温通作用,直接作用是温通经脉、活血化,而且具有局部杀虫、收敛作用,根据个人体质和取穴的不同,其功效和作用也不同。立春后,天气并不一定会变暖。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经常变冷的过程。可以说反...

  • 医治的功效也是综合性的。艾火的湿热及药品的药用价值集中化在穴道上,并根据刺激性穴道激起经气,进而激发经脉缓冲作用,增强免疫作用,这种全是紧密联系、总体为用的。医治功效与身体的反映性也是综合性的。应用艾炙这一医治方式功效于身体,务必根据身体反映性这一诱因起功效。据研究发现,同样的中医艾灸...

  • 4、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温水,高于体温。艾灸后最好补充一杯热水60度左右,稍稍有点烫嘴的为宜。 5、艾灸后如果先马上洗手,希望你用热水,高于体温的,50度左右即可。如果不是风湿类疾病,寒性疾病,产后风疾病,灸后30分钟可以着凉水,但是,原则上不要急于用冷水。 6、艾灸后20-30分钟后在洗澡,这时经络也基本处于灸...

  • 一般寒气重的人,应该在立春的季节就开始灸,一直灸到立夏以后,天气逐渐转暖,立夏以后也是身体阳气最多之时,我们用艾灸以阳补阳,体内的寒邪会逐渐消退。一般到了夏季,就会感觉寒邪驱除很多了。春天怎么艾灸 1、行间穴——第一、二脚趾缝纹端。该穴属火,“主身热”是肝经的子穴,最善治头面之火...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