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斜方肌颈段损伤的治疗针灸

斜方肌(颈段)损伤多有劳损史;颈肩背部酸胀不适、沉重,疼痛。可有抬高畸形;固定患肩头颈向健侧旋转时,可引起疼痛加剧;枕骨粗隆下稍外部肌肉压痛阳性,呈条索状,下颈部于肩峰之间,肩胛冈上、下缘可触及条索状物,有压痛。

  治疗

  一、针刀治疗

  (一)治疗原则

  对斜方肌(颈段)的损伤点采用剥离粘连,减张。

  (二)操作常规

  1、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头稍前屈20°左右,定点。

  2、局部行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

  3、如病变在枕骨粗隆外侧,针体垂直于枕骨骨面进针,刀口线与后正线平行刺入,在枕骨骨面上行纵行疏通剥离1~2刀,再横行摆动。

  4、如病变在肩部,可将肩部皮肤肌肉提捏起来,针体垂直于皮肤,刀口线与斜方肌肌纤维方向刺入达该肌肌腹中,行纵行剥离或横行1~2刀,出针,按压针孔。

  5、如病变在肩胛冈上、下缘外,针体垂直于皮肤进针,刀口线与斜方肌肌纤维方向平行刺入,纵行及横行剥离1~2刀,出针,棉球按压针孔。

  (三)注意事项

  1.斜方肌枕部附着处,有第三枕神经穿出,注意避开神经勿损伤。

  2.肩部操作勿损伤副神经,进针勿深,避免误入胸腔。

  3.操作时要轻揉。

  二、手法治疗

  术毕,对病变点行点压,分筋手法,同时对斜方肌施以滚法、顺筋理筋法。

  三、药物治疗

  必要时适当配合中、西药予以活血化瘀及消炎止痛治疗。

  四、康复治疗

  一、物理治疗

  二、功能锻炼

  疗效评估

  一、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头颈肩活动功能正常。

  二、好转:症状体征消失,头颈肩活动基本正常。2023-02-25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1:18:1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一、针刀治疗 (一)治疗原则 对斜方肌(颈段)的损伤点采用剥离粘连,减张。(二)操作常规 1、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头稍前屈20°左右,定点。2、局部行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3、如病变在枕骨粗隆外侧,针体垂直于枕骨骨面进针,刀口线与后正线平行刺入,在枕骨骨面上行纵行疏通剥离1~2刀,再横...

  • 双腿交叉坐在软垫上,双手在腰部交握,以一手握在另一只手的手腕上,慢慢弯腰,配合呼气,额头尽量去碰触软垫。拉伸背部脊椎约维持5秒钟,再慢慢吸气直起身体。足太阳膀胱经筋,由眼内角一路沿着头顶向后经过颈部、背部、腰部,一直延伸到臀部、足跟、足小趾,是包覆在脊椎两旁极重要的经筋系统。 透过上...

  • 位置: 后发际上凹陷中央,乳突后,斜方肌外侧缘。功效: 帮助头颈部肌肉放松,使气血顺畅可向上送达头面部,改善头痛头重等不适症状。无虚不作眩:月经期眩晕常是气血亏虚引起 中医师周宗翰表示,另一种会在月经来时出现眩晕症状,常见的就是「气血虚弱型」,即中医理论的「无虚不作眩」,当月经来...

  • 201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巩固题及答案 巩固题一: 1、从小趾下经足心至下肢内侧面后缘的是( ) A、足厥阴经 B、足少阴经 C、足太阴经 D、以上都不是 2、与手厥阴心包经相表里的是( ) A、足少阴肾经 B、足厥阴肝 C、手阳明大肠 D、手少阳三焦 3、临床上的皮肤针,刺络,敷贴等方法,是结合( ...

  • 张医师小教室~穴位 *** ,头痛掰掰 状况一:头胀头痛肩颈僵硬 *** 时机与方式~ 一个穴位20下左右交替按,早中晚至少各一次,可有效纾缓头痛头重、肩颈僵硬、提神醒脑,另外还可以使用精油 *** (有滚珠的)或薄荷棒沿着风池穴往肩颈方向(由后发际往肩膀方向)进行刮痧,来回约刮20下左右就可...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