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法@穴位介绍3

【金门穴】

安神开窍,通经活络。

主治:头痛、腰痛、下肢痿痹、外踝痛等痛症、痹证;癫痫;小儿惊风。

金门配人中、中冲,有醒神镇惊开窍的作用,主治癫痫,惊风。

金门配大椎、申脉、水沟、百会,治癫痫。

金门配合谷、太冲、百会,治急性头痛。

金门配环跳、委中、阳陵泉、昆仑,治下肢痿痹。

【京骨穴】

清热止痉,明目舒筋。

主治:头痛,项强;腰腿痛;癫痫。

京骨穴配百会穴、太冲穴治头痛。

京骨穴配风池穴、天柱穴,有祛风舒筋止痛的作用,主治头痛,项强。

【束骨穴】

通经活络,清头明目 。

主治:头痛、项强、目眩等头部疾患;腰腿痛;癫狂。

束骨配殷门、昆仑,有舒筋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腰背痛,坐骨神经痛。

束骨配百会、肝俞,有清头目,调营血,平肝风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

束骨配大椎、风池、天柱,治颈项疼痛。

【足通谷】

清热安神,清头明目。

主治:头痛,项强;鼻衄;癫狂。

足通谷穴配大椎穴治项强;

足通谷穴配上星穴、内庭穴,有清热凉血通窍的作用,主治鼻鼽衄;

足通谷穴配章门穴、丰隆穴,有健脾胃,祛痰湿,安神志的作用,主治癫痫,精神分裂症。

【至阴穴】

正胎催产,清头明目。

主治:胎位不正,滞产;头痛,目痛;鼻塞,鼻衄。

至阴穴配风池、攒竹,有祛风邪、清头目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痛。

至阴穴配百会、合谷、涌泉,治胎位不正。

至阴穴配尺泽、迎香、太阳、合谷,治感冒。

至阴穴配风池、百会、太阳、太冲,治头痛。

【涌泉穴】

苏厥开窍,滋阴益肾,平肝熄风。

主治:

1、昏厥、中暑、小儿惊风、癫狂痫等急症及神志病证;

2、头痛,头晕,目眩,失眠;

3、咯血、咽喉肿痛、喉痹等肺系病症;

4、大便难,小便不利;

5、奔豚气;

6、足心热。

涌泉配大椎、水沟、十宣,治昏厥。

涌泉配百会、太冲、风池,治急性头痛。

涌泉配百会、劳宫、水沟、丰隆、太冲,治中风昏迷。

经常按摩刺激涌泉穴,使整个足底发热,可补肾健身,还可改善疲乏无力、神经衰弱。

【然谷穴】

益气固肾,清热利湿。

可泻热、消胀、宁神。现今常用于治疗扁桃体炎、咽喉炎、膀胱炎、糖尿病、破伤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然谷穴配肾俞穴、气海穴、志室穴治遗精;

然谷穴配肾俞穴、关元穴、太溪穴、三阴交穴治月经不调;

然谷穴配中极穴、血海穴、三阴交穴治阴痒。

然谷穴就是增强脾胃功能、促进胃里食物更好消化的一个穴。推拿然谷,可以让人很快产生饥饿感,同时还能治疗过度饮食后的不适,具有双向调节的功能。总之,每天坚持推拿然谷,能让人的胃口长开、肠道常清。

【太溪穴】

益肾清热、安神健腰。

主治前阴,肺胸,五官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遗精,咳喘,胸胁支满,消渴,黄疸,痿症,腰痛,足跟肿痛,视力减退,咳嗽,咯血,不寐,腰背痛,足跟痛。

配伍:

太溪穴配少泽,有滋肾阴,清虚热的作用,主治咽喉炎,齿痛。

太溪穴配飞扬,为原络配穴法,有滋阴补肾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

太溪穴配肾俞、志室,有温肾壮阳的作用,主治遗精,阳痿,肾虚腰痛。

太溪配关元、中极、肾俞、膀胱俞,治小便频数。

太溪配大陵、神门、三阴交,治失眠。

【大钟穴】

益肾平喘,调理二便。

主治:痴呆;癃闭,遗尿,便秘;月经不调,咯血,气喘;腰脊强痛,足跟痛。

大钟穴配中极、三阴交,有清热益肾的作用,主治尿闭。

大钟穴配神门、太溪,有滋阴安神的作用,主治心悸,失眠。

大钟穴配定喘、肾俞、肺俞、膏肓俞,治肾虚气喘。

大钟穴配肾俞、关元、三阴交,治月经不调。

【水泉穴】

通经调血、疏利下焦

主治:

水泉穴主治妇科,前阴及本经脉所过处的疾患:如月经不调,经闭,痛经,阴挺,妬乳,小便淋沥,疝气偏坠,腹中痛,目昏花,月经不调。

配伍:

配气海、三阴交,有调经血,理下焦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

配承山、昆仑,有舒筋活络壮骨的作用,主治足跟痛。

水泉配合谷、中极、三阴交、太冲,治经闭。

水泉配关元、归来、三阴交,治月经不调。

水泉配三阴交、水分、肾俞、膀胱俞,治小便不利。

【照海穴】

养阴液,利下焦。

照海穴配合谷、列缺,有滋阴清热利咽的作用,主治咽喉肿痛。

照海穴配中极、三阴交,有调经活血止带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

照海穴配关元、中极、肾俞、膀胱俞,治小便频数。

照海穴配大陵、神门、三阴交,治失眠。

常用拇指指腹轻轻向下揉按照海穴,每次1~3分钟,有补肾、养肝、健脾的功效。

【复溜穴】

补益肾阴,温阳利水。

复溜穴配合谷,有调和营卫的作用,主治多汗,无汗或少汗。

复溜穴配肝俞、脾俞,有舒肝益肾,健脾除湿的作用,主治泄泻,水肿。

复溜穴配关元、足三里、肾俞、大肠俞,治肾虚泄泻。

用拇指指腹由下往上推按复溜穴1~3分钟,可缓解腹泻、盗汗、四肢乏力、腰脊强痛。

【交信穴】

益肾调经,调理二便。

交信穴配百会、关元,有升阳益气固脱的作用,主治子宫脱垂,崩漏。

交信穴配水道、地机,有健脾胃,理胞宫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

交信配关元、子宫、肾俞、照海,治阴挺。

交信配中脘、肾俞、天枢、足三里,治肾虚泄泻。

交信配大敦、阴陵泉、照海,治疝气。

弯曲拇指,用拇指指腹垂直揉按交信穴,有轻微酸胀感为宜,每次左右各揉按1~3分钟,先左后右,可治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妇科疾病。

【筑宾穴】

益肾宁心、理气止痛。

筑宾穴配肾俞穴、关元穴治水肿;

筑宾穴配大敦穴、归来穴治疝气;

筑宾穴配承山穴、合阳穴、阳陵泉穴治小腿痿、痹、瘫;

筑宾穴配水沟穴、百会穴治癫、狂、痫证;

筑宾穴配鸠尾、中脘主治癫痫;

筑宾穴配膀胱俞、三阴交主治尿赤尿痛。

【阴谷穴】

益肾调经,理气止痛。

配肾俞、关元,有补肾壮阳的作用,主治阳痿,小便难。

配曲池、血海、曲骨,有祛风除湿,理下焦的作用,主治阴痛,阴痒。

阴谷配关元、气海、肾俞,治淋证。

阴谷配关元、交信、三阴交,治崩漏。

阴谷配肾俞、命门、关元、三阴交、阴陵泉,治小便淋沥不尽。2022-07-26
mcxzy 阅读 125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1:03:4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太溪穴配少泽,有滋肾阴,清虚热的作用,主治咽喉炎,齿痛。太溪穴配飞扬,为原络配穴法,有滋阴补肾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太溪穴配肾俞、志室,有温肾壮阳的作用,主治遗精,阳痿,肾虚腰痛。太溪配关元、中极、肾俞、膀胱俞,治小便频数。太溪配大陵、神门、三阴交,治失眠。【大钟穴】益肾平喘,调...

  • 主治:腰腿痛;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病证。 大肠俞配天枢,为俞募配穴法,有培土健中,消积滞的作用,主治胃肠积滞,肠鸣腹泻。 大肠俞配肾俞、关元,治直肠脱垂。 大肠俞配至阳、腰阳关,有强筋骨,利腰膝的作用,主治腰脊骶髂疼痛。 大肠俞配命门、肾俞,治腰痛。 大肠俞配上巨虚、承山,有调肠腑清积热的作用,主...

  • 砭贴,又称为砭灸,是一种结合了砭法和灸法的中医传统治疗手段。以下是对砭贴的详细介绍:一、定义与起源 定义:砭贴是一种砭石粉末穴位贴,它利用砭石自身特定波长的远红外热辐射及特定频率的超声波脉冲振动,深层次刺激经络穴位,达到类似于针刺法与灸法的效果。起源:砭法起源于石器时代,位居我国古...

  • 砭石疗法在治疗颈椎不适时,可以通过刮法来调理。具体操作是从头部到颈部,再到两肩髃,沿着膀胱经向下刮,然后顺肩刮至合谷穴。通常建议每天进行一次。刮拭头颈部时,可以涉及百会、哑门、颈百劳、风池、大椎等穴位。在背部,则可以刮拭肩井、天宗、心俞、肺俞等穴位。至于上肢,可以选择肩髃、曲池、...

  • 砭石疗法与针灸和刮痧都属于中医外治疗法。砭石疗法操作简单,手法灵活,效果明显,因此深受大众所喜爱。砭石疗法可分为十六种,各种手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结合并用。手法不同,作用部位不同,所用的砭具也不同。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